中庸之道 均衡進化 Audi Q5 Sportback TFSI 150 kW quattro S line 試駕

Audi Q5 Sportback TFSI 150 kW quattro S line。 記者趙駿宏/攝影

Q5 歷史軌跡:從實用豪華到科技進化

Audi Q5 的故事始於 2007 年的 Cross Coupe quattro 概念車。隔年,第一代 Q5 正式量產,憑藉其四驅技術、寬敞實用性及均衡的豪華特質,迅速確立了中型豪華 SUV 的地位。

Audi Cross Coupe quattro Concept。 圖/Audi

2016 年推出第二代(Typ FY),重點在於輕量化車體與新世代 quattro 系統,駕駛感受更注重舒適與穩定平衡。

第一代 Audi Q5(Typ 8R)。 圖/Audi

2024 年迎來第三代(Typ 80A),首度採用 PPC 燃油平臺。此平臺大幅提升了車身剛性,並在懸吊、電子架構及安全系統上全面升級,使 Q5 完成從實用主義向科技豪華的世代轉型。

第一代 Audi Q5(Typ FY)。 圖/Audi

臺灣市場也於 2025 年 10 月導入。並將 SUV 與 Sportback 各分爲三款車型:

商務轉型 跑格上身

本次試駕所拿到的車型是Q5 Sportback TFSI 150 kW quattro S line 。

相比過去幾代,全新 Q5 的設計語言有明顯轉變,那種偏向商務的穩重感幾乎被運動化氣息取代。低扁化 Singleframe 水箱護罩拉低視覺重心,兩側放大的垂直氣簾設計,不僅延續 PPC 車系燃油車款家族化面貌,也增添了細節層次感,加上邊框都採霧銀飾條點綴,與銳利的 Matrix LED 頭燈搭配,讓整個前臉氣勢更加鮮明。

全新 Q5 的設計從偏向商務的穩重感,改爲濃厚的運動化風格。 記者趙駿宏/攝影

Matrix LED 頭燈提供 8 種日行燈樣式可供選擇。 記者趙駿宏/攝影

車側 B 柱上車型識別則是新世代 Audi 的設定,並配備 20 吋鋁圈和 255/45 R20 輪胎組。尾部採用貫穿式尾燈,線條簡潔俐落,且保留實體排氣尾管,不再做假的尾飾管,讓喜愛內燃機的買家仍能感受到「跑旅」的本色。

新世代 Audi 車型識別都改爲在 B 柱顯示。 記者趙駿宏/攝影

Q5 Sportback 流線下順的 D 柱,延伸至貫穿式尾燈,線條簡潔俐落。 記者趙駿宏/攝影

Q5 S Line 後保杆做了運動化造型,並有實體雙出矩形尾管。 記者趙駿宏/攝影

第三煞車燈可投影至後擋玻璃上,也算是 Audi 在 Q5 上埋的彩蛋。 記者趙駿宏/攝影

S line 運動套件是這代 Q5 外觀的一大亮點。20 吋雙色多輻式輪圈賦予車身更多肌肉感,側裙與車身線條的陰影處理,也強化了運動比例。

Q5 Sportback 車身尺碼爲 4,717 x 1,900 x 1,662 mm 。 記者趙駿宏/攝影

Q5 Sline 配備 20 吋鋁圈和 255/45 R20 輪胎組。 記者趙駿宏/攝影

與同級車相比,Q5 的運動化設計不張揚,更多的是用線條與比例傳達力量感,而非依靠誇張前後包圍或尺寸感來吸睛。這也反映了 Audi 對中型豪華 SUV 的定位「穩重中帶有跑格」而不是純粹的性能炫耀。

Q5 Sportback S Line 車身線條的處理實在有一套。 記者趙駿宏/攝影

數位化座艙 氛圍感十足

進入車內,數位化氛圍立刻展現。全新 E³ 1.2 電子架構爲核心,11.9 吋虛擬儀表、14.5 吋 OLED 中控螢幕,加上可選副駕 10.9 吋螢幕,形成一種環抱式視覺層次。這套系統不僅顯示資訊更直覺,也讓座艙整體科技感大幅提升。另外,本車雖沒有配備,但仍可選配 HUD 大尺寸擡頭顯示器。

內裝以 11.9 吋虛擬儀表、14.5 吋 OLED 中控螢幕,加上副駕 10.9 吋螢幕爲主軸。 記者趙駿宏/攝影

14.5 吋 OLED 中控螢幕,副駕 10.9 吋螢幕則需選配。 記者趙駿宏/攝影

車室氛圍燈也有各種顏色可做選擇。 記者趙駿宏/攝影

14.5 吋中控 OLED 觸控螢幕支援無線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 。 記者趙駿宏/攝影

乘客座觸控顯示螢幕在未使用時會呈現待機畫面。 記者趙駿宏/攝影

即便是新 Q5 還是使用福斯集團車系祖傳的 ACC 控制撥杆。 記者趙駿宏/攝影

中控臺部分,由於多數功能整合至中央螢幕,讓整體更爲簡潔,配有兩組Type-C 充電孔。新世代 Audi 於車門板整合鎖車、後視鏡與座椅記憶控制。S line 內裝套件則以 Dinamica 麂皮與真皮組合,搭配金屬踏板與跑車座椅,兼顧豪華感與運動氛圍。

簡潔的中控座,僅保留實體音量鍵、雙黃警示燈和駕駛模式選擇按鍵。 記者趙駿宏/攝影

中央鞍座兩側都有以Dinamica麂皮包覆,讓正副駕的大腿都有可倚靠的軟性材質。 記者趙駿宏/攝影

S line 內裝套件配備 Dinamica / 真皮材質的跑車座椅,舒適與包覆性兼具。 記者趙駿宏/攝影

Dinamica麂皮包覆的門板,以及整合在門把手上的後照鏡與車燈控制板。 記者趙駿宏/攝影

後座可滑移並調整傾角,但膝部空間仍是中規中矩,對於家用或偶爾長途搭乘來說足敷使用,但若以三名成人長途出行,膝部與腿部空間就略顯緊湊。好在三區恆溫空調、無線充電、Type-C 充電孔一應俱全,行李廂容積 515–1,415 公升,也能滿足日常需求。

後座第三區恆溫空調,並附有兩組 Type-C 充電孔。 記者趙駿宏/攝影

後座腿部空間不算特別出色,但兩人乘坐足敷使用。 記者趙駿宏/攝影

後座同樣採用 Dinamica / 真皮材質,並有菱格紋設計。 記者趙駿宏/攝影

Q5 後座可依需求滑移與調整椅背角度。 記者趙駿宏/攝影

值得讚許的是,內裝的觸感與材質處理,無論是中控、門板或座椅,並沒有太多 Cost down 的痕跡,尤其 S line 版本的跑車座椅,包覆性與舒適性兼具,即便長時間駕駛,也不容易疲累。

後行李廂空間未傾倒下爲 515 公升。 記者趙駿宏/攝影

後行李廂空間 4/2/4 傾倒後容積擴增至 1,415 公升。 記者趙駿宏/攝影

動力駕馭:輕盈且穩定平衡

新一代 Q5 搭載 EA888 Evo5 2.0 升四缸渦輪引擎,最大輸出 204 PS 馬力與 340 Nm 扭力,並結合 48V MHEV 系統(1.7 kWh鋰電池),有着額外 18 kW 與 230 Nm 的輔助輸出,並且提供 24 kW 動能回收。這套動力系統搭配 7 速 S tronic 雙離合自手排與 quattro ultra 四驅系統,官方 0-100 km/h 加速時間爲 7.2 秒,極速達 226 km/h。

Q5 搭載 EA888 Evo5 引擎,搭配全新 48V 輕油電系統,加速輕盈又有效率。 記者趙駿宏/攝影

EA888 Evo5 引擎在 Q5 上可輸出 204 PS 馬力與 340 Nm 扭力。 記者趙駿宏/攝影

實際駕駛中,Q5 的起步反應迅速,48V 系統使得動力銜接幾乎感受不到遲滯,油門變得輕盈、柔順,雖然少了以往德系車那股厚實阻尼感,但整體駕馭感受成熟、展現出 Audi 一貫的理性平衡。

有了 48V 後油門變得輕盈、柔順,但少了以往德系車那股厚實油門感。 記者趙駿宏/攝影

底盤方面,PPC 平臺帶來更高的車體剛性與更中性的避震回饋,轉向輕盈精準,支撐力適中,無論市區還是山路都能維持沉穩節奏。唯有低速時較敏感的人可能會覺得碎震略多,但對於喜歡感受路感的人來說或許不是問題。同時方向盤給予的機械回饋是競品內感受最佳的車款。

PPC 平臺底盤行駛質感相當出色,懸吊設定穩定適中,唯 Q5 在低速下的碎震較明顯。 記者趙駿宏/攝影

高速巡航時,車身抑制震動能力不錯,風噪控制也維持在同級良好水準。雖然缺少完整車道置中輔助,但仍搭載 ACC 主動式定速巡航控制系統、前方/後方/車側預警式安全防護系統、前/後方橫向車流輔助系統等豐富的主動安全輔助配備。

撇除車道置中的遺憾外,Q5 的主動駕駛輔助系統已十分完備。 記者趙駿宏/攝影

撇除車道置中的遺憾外,Q5 的主動駕駛輔助系統已十分完備。 記者趙駿宏/攝影

360 度環景輔助系統畫質略顯普通了一點。 記者趙駿宏/攝影

由於配備 quattro 四驅系統的緣故,Q5 在駕駛模式選擇部分也有越野的選項,也不禁讓人好奇換上 quattro ultra 後的智慧四驅系統實力。可惜本次並沒有機會可以體驗。

在切換到越野模式時 ESC 動態穩定系統會關閉。 記者趙駿宏/攝影

邁向成熟世代的作品

第三代 Q5 不再只是熟悉的中型休旅,而是一臺從容又精準的跑旅。48V 系統帶來輕盈駕馭,PPC 平臺則強化了細膩底盤質感。它少了過去的厚重感,也沒有全速域輔助的完整配備,但整體完成度高、駕馭節奏平穩,是屬於成熟世代的進化作品。

Audi Q5 Sportback TFSI 150 kW quattro S line。 記者趙駿宏/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