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回溫 英可獲242億經濟效益

大陸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右)12日會見來華出席第11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的英格蘭銀行行長貝利(左)。(摘自中國人民銀行官網)

英國財政大臣裡夫斯(Rachel Reeves)近日訪問北京期間,中英重啓中斷六年的經濟財金對話,她11日表示,在北京達成的共識將在未來5年爲英國帶來價值6億英鎊(約合新臺幣242.7億元)資金。此外,爲深化中英金融合作,中國人行行長潘功勝會見英國金融機構負責人。

值得一提的是,裡夫斯12日也與上海市長龔正會晤。龔正指出,期待兩地持續深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加強數位經濟、人工智慧等領域創新合作;裡夫斯稱,上海在兩國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三分之二的英企選擇將中國總部設在上海。

潘功勝10日也會見英國匯豐集團董事長杜嘉祺、渣打集團主席韋浩思、倫敦交易所集團執行長史溫默等人,11日會見英格蘭銀行行長貝利。各方就兩國與全球經濟金融形勢、中國宏觀經濟金融政策、中英金融合作等議題進行交流。

此外,香港01報導,裡夫斯在英國企業高層和財政官員代表團的陪同下,會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和國家副主席韓正等領導人。她表示,雙方11日達成多項共識,稱「未來5年將爲英國經濟提供6億英鎊的資金」,集中於金融服務業貿易和英國農作物和食品的出口。

裡夫斯此次訪中標誌英中關係復甦,倫敦希望恢復對話將有助於減少英國企業尋求向中國出口或擴張時面臨障礙。會談後,英國財政部表示,兩國同意在貿易、金融服務、投資和氣候問題上加強合作。她也對中國今年在倫敦發行首支海外主權綠色債券的計劃表示歡迎。

裡夫斯補充,會議也重點討論如何取消商品和服務的市場準入壁壘,「包括推出一系列農產品方面的優惠政策,這將促進英國與中國的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