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尼建交75週年,雙邊關係對亞洲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訪印尼外交政策協會主席及創始人迪諾·帕迪·賈拉爾

(原標題:中印尼建交75週年,雙邊關係對亞洲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訪印尼外交政策協會主席及創始人迪諾·帕迪·賈拉爾)

中國網4月10日訊 值此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建交75週年和萬隆會議召開70週年之際,印尼外交政策協會主席及創始人、印尼前副外長迪諾·帕迪·賈拉爾在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時表示,歷經數十年發展,印尼與中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已邁入新階段,雙方互信程度達到歷史新高,中國始終是印尼最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之一。

建設性的、積極的雙邊關係十分重要

賈拉爾強調,自2013年10月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以來,雙方經貿合作穩定發展,中國持續對印尼進行投資,並連續保持印尼最大貿易伙伴地位;此外,兩國人文交流呈現雙向活躍態勢,文化教育合作也在不斷深化。

展望亞太地區未來發展格局,他認爲,中國無疑扮演着重要角色。印尼與中國保持建設性的、積極的雙邊關係,對於印尼乃至整個東南亞來說十分重要,“我們在雅加達的機構進行了大量民意調查,超半數印尼及其他東南亞受訪者將中國視爲對本地區發展最具建設性的力量。可以說,印尼與中國的雙邊關係對於整個亞洲的和平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重振“萬隆精神”堅守國際秩序

今年是萬隆會議召開70週年。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代表團在印尼萬隆召開會議。這是亞非國家第一次在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自行召開的重要國際會議。會議期間,帝國主義特別是美國竭力利用某些國家制造紛爭。

賈拉爾認爲,萬隆會議的歷史意義深遠,它開啓了改變世界格局的進程。中國作爲最開始的參與國,值得高度肯定。自萬隆會議以來,印尼和中國都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就——經濟實力增強,國際地位提升,在推動亞非進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面對美國戰略收縮、單邊主義擡頭等挑戰,紀念萬隆會議召開70週年顯得尤爲重要。我們應當重振以團結、友誼、合作爲內核的“萬隆精神”,推動“全球南方”國家、亞非國家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堅守以規則爲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和國際秩序。

中國—東盟關係對地區穩定和區域合作至關重要

在區域合作方面,賈拉爾重點提及了《東盟印太展望》(AOIP)的核心原則——構建自由、開放、合作、包容的印太地區。這一倡議明確反對任何針對特定國家的遏制行爲(例如針對中國的舉措)。他還指出,東盟始終拒絕將區域合作引向對抗性層面,“我們致力於建立一個平等、包容的區域合作框架,歡迎所有國家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參與其中。中國是東盟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雙方已建立起涵蓋政府與民間各層級的全方位合作,這種關係的深度和廣度在當前區域格局中具有關鍵意義。”

賈拉爾指出,中國始終尊重《東盟憲章》,是東盟以外首個簽署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國家。中國既是東盟的全面戰略伙伴,也是多領域務實合作的踐行者。這種兼具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關係架構,已成爲亞洲穩定發展的重要支柱。面對未來挑戰,他強調雙方需築牢兩個基石——經貿安全等各層面深化互信和始終堅持平等協商機制。中國始終尊重並支持東盟在區域合作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這種相互理解正是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堅實基礎。(記者李智 於忻田 何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