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所也可設置超音波…提高針灸診療準確性 衛福部:最快年底上路

中醫藥司司長蘇奕璋表示,超音波協會及中醫師全聯會建立良好溝通共識,中醫師使用超音波的訓練規畫已啓動。記者廖靜清/攝影

醫用超音波的應用日益普及,韓國的「韓醫學」歷經長達10年法律訴訟,終於在去年成功爭取到合法使用超音波的權利。衛福部中醫藥司司長蘇奕璋今天參加「第21屆國際東洋醫學學術大會」時表示,中醫師全聯會正啓動如何運用超音波進行診療的訓練,目前已經進行了多次教育課程,盼在年底上路。

蘇奕璋強調,任何醫療檢查工具的使用,最終都回到「以民衆的照顧爲中心」,整合預防、保健及醫療,衛福部也會加速推動中醫師使用超音波工具的政策推動與實際應用,克服徒手觸診的極限。超音波引導介入治療是醫學界努力推廣的新趨勢,也代表了中醫師的實戰轉型,可第一時間迅速辨識病情。

而在適法性的部分,目前法規上並無明顯障礙,蘇奕璋說,讓專業醫師使用醫用超音波是正確方向,有助於整個醫療或照護團隊更有效能,未來對於長照、偏鄉和居家醫療資源不足的地區,可提升診療的精確性,減少誤診風險。不過,影像判讀技巧需要持續研習、訓練、累積經驗。

超音波影像提供了「可視化的望診」,宛如另一種導航雷達,幫中醫師找到下手的點,解決慢性痠痛與筋膜沾黏、婦科疾病等。蘇奕璋指出,在鍼灸或推拿整護的協助,超音波可以精準判斷患者有無骨折、掌握軟組織損傷的程度,確認後再施針。如果患者不適合中醫療程,就趕快轉介西醫進行手術或是其他處理。

中醫師已開放使用X光、抽血檢驗等工具,超音波的開放目的同樣是爲了病人健康把關,而非僅爲中醫師本身。蘇奕璋說,超音波協會與中醫師全聯會已有良好溝通共識,正積極努力推動開放使用;中醫師學習醫用超音波的教育訓練也已經多次啓動,其普及性需配合中醫師全聯會的協商與進展,希望今年有機會上路。

善用影像醫學的工具,能提供病人完善安全的醫療品質,也象徵科學中醫邁進新里程碑。蘇奕彰表示,視覺化的超音波工具,提升了診斷的準確性,也讓中醫師在治療策略有更多的選擇,包括促進中西醫合作,造福更多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