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出彩 鄭州將建設世界(中國)中醫鍼灸中心

人民網鄭州2月20日電 (記者尚明楨)鍼灸施術,病痛可疏。在鄭州市中醫院的治療室內,頸肩疼痛的患者李冬正趴在治療牀上接受治療。鍼灸科醫生李莉莉手腕輕抖,下針、走針又快又準。鄭州市中醫院鍼灸科作爲河南針灸的代表,“中原帖氏飛針”聲名遠揚。

“還沒來得及反應,針就紮下了,穴位處有點酸脹,疼痛立馬減輕不少,太神奇了!”李冬忍不住讚歎。

李莉莉作爲中國援贊比亞第18批醫療隊隊員,在援讚的一年診療期間,她用鍼灸技術治療了2641人次,深受當地羣衆歡迎。“這種驚歎和讚美,在國外聽到得更多。”李莉莉笑着說。在異國他鄉,她用小小的銀針爲當地患者緩解病痛,也讓中醫鍼灸的魅力得以彰顯。

其實,河南中醫藥在援外醫療中一直大放光彩。自1974年起,河南已先後向埃塞俄比亞、贊比亞、厄立特里亞和科威特派遣了70批醫療隊,1426名隊員中不少都是中醫工作者。他們帶着中醫的智慧和技藝,在異國土地上書寫着救死扶傷的故事,讓河南中醫“走出去”,在國際舞臺上展現出獨特的魅力。

如今,河南正朝着中醫藥強省的目標大步邁進。開年之際,河南省會鄭州宣佈將建設世界(中國)中醫鍼灸中心,全力推進國家醫學中心(中醫類)建設。未來,鄭州市中醫院將成爲國際化鍼灸臨牀醫學研究與轉化推廣的前沿陣地,吸引着國內外的目光,爲中醫鍼灸的發展搭建更廣闊的平臺。

中醫藥的傳承發展,離不開守正創新。2024年2月,河南省中醫藥科學院正式揭牌亮相,它承載着推動全省中醫藥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重任,爲河南中醫藥事業注入新的活力。

從援外醫療中河南中醫的大放異彩,到鄭州建設世界鍼灸中心的前瞻規劃,再到中醫藥科學院的創新驅動,古老的中醫鍼灸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