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今夜華北將有強降水,颱風“竹節草”間接影響北方
近期,我國天氣形勢複雜多變。北方地區遭遇連續強降雨,以北京爲例,受副熱帶高壓邊緣暖溼氣流影響,7月26日至27日,北京連續出現強降水,北京北部部分地區出現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受高空槽及颱風外圍水汽遠距離輸送影響,28日夜間北京地區有暴雨到大暴雨。
颱風方面,今年第8號颱風“竹節草”在26日曾減弱、停止編號,又於27日夜間“復活”,正向浙江北部至江蘇南部一帶沿海靠近。
颱風“竹節草”將對我國天氣帶來哪些影響?北方降雨將如何發展?中央氣象臺針對上述問題進行了解答。
暴雨成因:大氣環流與地形共同影響
7月23日8時至28日6時,北京、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寧夏、遼寧等地部分地區出現暴雨至大暴雨。其中,北京北部、河北西北部和中西部等地局地有特大暴雨。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表示,本輪北方地區強降水過程與大氣環流演變緊密相關。近期,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勢力偏強且位置偏北,其邊緣的暖溼氣流向華北地區輸送大量水汽,爲強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條件。同時,副熱帶高氣壓邊緣地區大氣不穩定性強,導致降水對流性特徵突出,局部地區雨強大、持續時間長,進而使局地累計降水量具有極端性。
此外,陰山、太行山和燕山地形對降水有明顯的增幅效應,山前地區因降水增幅效應出現較強降水,局地降水量達到了特大暴雨量級。
“從風雲四號氣象衛星雲圖來看,目前西北地區東部至華北仍處於大範圍雲系覆蓋之下,降水整體形勢雖趨於減弱,但預計今天白天仍以分散性的陣雨和雷陣雨天氣爲主,今天夜間華北地區還將有一次強降水過程。”陳濤介紹。
近期強降水與之前降水疊加,部分地區累積效應明顯,山洪災害和地質災害的易發程度提高,救援人員和公衆需依據最新預報預警,關注未來強降雨預報預警情況,提前組織人員撤離。同時,降雨導致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具有滯後性,公衆務必加強防範。
颱風“竹節草”間接影響北方天氣
當下,西北太平洋上有兩個颱風活動,今年第9號颱風“羅莎”未來將向西偏北方向移動,靠近日本東南部海域,對我國影響不大;第8號颱風“竹節草”需要重點關注。7月26日,颱風“竹節草”因其強度持續減弱且無法達到熱帶低壓標準,中央氣象臺經研判決定停止編號。但後期隨着水汽和動力條件轉好,強度增強,27日晚對其進行續編,仍使用原颱風編號與名稱,颱風“竹節草”因此“復活”。
“颱風‘竹節草’的‘復活’,對華東地區影響較大。”中央氣象臺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王海平表示,未來三天,受“竹節草”影響,黃海南部到東海大部分地區將出現7級至8級大風,陣風9級至10級。其中,浙江、上海、杭州灣和長江口附近沿海地區大風可達9級至10級,陣風最高可達11級至12級。華東和華南大部分地區將出現中到大雨,部分地區有暴雨到大暴雨,其中,浙江東部和西北部、安徽南部以及臺灣島西南部將出現特大暴雨。
值得注意的是,颱風“竹節草”雖主要影響華東地區,但其與北方暴雨也存在着間接聯繫。陳濤介紹,颱風活動會改變大氣環流格局,影響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和強度,進而影響暖溼氣流向北方地區的輸送,對北方暴雨的強度和分佈產生影響。
針對近期複雜多變的天氣形勢,專家提示,颱風、暴雨影響期間,相關部門需做好防颱風應急搶險準備,督促水域作業人員及船隻及時回港避風,防止出現走錨、碰撞等意外情況。公衆要儘可能待在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員及時轉移。此外,還需密切關注天氣動態,提前儲備必要的生活物資。
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
編輯 白爽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