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覈定50億!雲林爭取西螺納入「再造歷史現場2.0」
雲林縣府文觀處爭取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2.0計劃」納入西螺鎮,圖爲鎮上知名地標西螺大橋,目前文資身分是歷史建築。(周麗蘭攝)
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2.0計劃」將於2026至2030年推動,西螺鎮有延平老街、西螺街長宿舍、文昌國小宿舍羣、振文書院等古蹟,雲林縣府文觀處爭取納入西螺鎮,結合宗教與觀光,將龐大的香客轉化爲深度文化體驗的觀光客羣。
文化部於2016年提出「再造歷史現場計劃」把文化資產保存視爲重大公共投資,連結土地、人民、歷史記憶與城鄉發展。至2021年11月止,文化部投入約73億元,補助22縣市41案計劃,雲林縣有建國一、二村 、北港百年藝鎮、北港糖廠、雲林縣治等案。
文化部文資局最近公告「再造歷史現場2.0 」公共建設計劃將於2026年至2030年推動,行政院已於5月間覈定50億元額度內辦理,申請期限至本月底止。
雲林縣古蹟、歷史建築約120處,其中15處位於西螺鎮,縣定古蹟有振文書院、崇遠堂;「歷史建築」則有西螺大橋、西螺街長宿舍、捷發乾記茶莊、西螺東市場、西螺建興路廖文毅街屋、西螺延平街德春齒科、中山國小舊有宿舍等。
雲林縣府文觀處將向文化部請把西螺鎮列爲「再造歷史現場2.0」項目,陳璧君表示,爲了讓提案具備高度說服力,縣府近年已在西螺歷史街區進行多項文資修復工作,西螺街長宿舍修復工作已近完工,文昌國小宿舍羣修復工程已完成規畫設計並上網發包,振文書院修復及再利用計劃已完成規劃設計,百年廣福宮的修復與再利用計劃正在進行中,東市場與西螺戲院的活化工作也將同步推進。
處長陳璧君指出,希望藉此計劃串聯西螺大橋及周邊歷史街區文資羣,強化西螺文化及觀光量能。該處擘畫的「雲中文化觀光廊帶」即以西螺大橋爲起點,沿145線到北港成爲宗教朝聖大道,盼透過歷史建築與信仰文化,將龐大的香客轉化爲深度文化體驗的觀光客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