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地方執政遭遇困境 綠營政權存續受考驗

▲美麗島電子報公佈最新的7月國政民調,賴清德總統的信任度和滿意度,出現了空前的反轉,滿意度和信任度都大跌。(圖/記者湯興漢攝)

●陳敏鳳/資深媒體人

美麗島電子報公佈最新的7月國政民調,賴清德總統的信任度和滿意度,出現了空前的反轉,滿意度和信任度都大跌,跌破40%,不滿意度和不信任度都超過50%,這是賴總統上任以來,最差的情況。不僅中央執政如此,由於水災不斷,在本命區臺南嘉義災區,賴總統的聲勢也一樣往下走;一場大罷免之後,賴總統迎來就任後最大的中央及地方雙重執政危機。

賴總統若無法有效搶救民調 恐波及2028連任之路

在大罷免投票結束之後,進行了7月的國政調查,賴清德總統信任度37.2%大跌了7.8%,不信任度則上升7.3%,來到了50.3%。而執政滿意則跌幅更大,執政滿意度34.6%,下滑10.1%,不滿意度則高達56.6%,上升了9.8%。

賴總統上任以來,到今年的四月之前,其滿意度和信任度都保持在5成左右的水準,之後則緩步下滑,到了本月則變動劇烈,滿意度以雙位數下滑,信任度也下滑了7.3%。

政治人物滿意度以及不滿度的「喇叭口」突然逆轉且開這麼大,最近一位是前民衆黨主席柯文哲,其在去年8月因京華城案遭到偵辦羈押禁見後,其滿意度掉到23%左右,不滿意度則飆高至69%左右,幾乎呈現民調上的「一字馬」現象。

而賴總統在個人操守沒有問題之下,民調呈現這麼大的變動,其因素顯然比柯文哲還要來得嚴重且複雜,何況賴總統還有三年的任期,若無法有效搶救民調,那不只是自己成爲部分外媒或者藍軍口中的跛鴨總統,未來可能也會波及2026年縣市首長選舉及2028年自己的連任之路。

除了賴總統之外,民進黨政黨的好感度也掉到近期最低的位置,民進黨好感度32.7%,下滑7.8%,負面評價則有53.5%,上升8.5%;過去民進黨好感度一黨獨好,力壓藍白二黨的好景不在,與國民黨打成平手,還輸給了民衆黨。而國民黨好感度32.7%,上升了6.4%,負面評價則下跌7%,來到46.6%;民衆黨好感度33.2%,上升5.5%,負面評價是42.1%,下滑了8.8%。

▼賴總統若無法有效搶救民調,那不只是自己成爲部分外媒或者藍軍口中的跛鴨總統,未來可能也會波及2026年縣市首長選舉及2028年自己的連任之路。(圖/總統府提供)

地方基本盤動搖 府院黨是否徹底檢討?

中央執政傳出了負面消息,地方也傳出基本盤動搖的情況,民進黨的本命區南部因水災問題,致使賴清德的根據地臺南嘉義等地,民意聲望都有下跌的情況。

雲嘉南地區,賴總統信任跌至五成以下45.7%,不信任度則是42.1%,高屏還維持五成以上,信任度50.9%,不信任度41.1%。信任度上賴總統所幸都是仍大於不信任度。

而不滿意度可沒有這麼幸運,雲嘉南滿意度41.8%,不滿意則是49.8%,高屏地區滿意度46.0%,低於不滿意度48.8%。雲嘉南和高屏來看,基本上對於賴清德還是有信心,但對於最近的表現則並不滿意,顯然是有補救的空間,一旦連信任度都低於不信任度,那真是很難挽救了。

地方執政是很重要的,也是中央執政的根本。有人分析,民進黨可以在2000年成功政黨輪替,除了選局選賽的因素之外,就是地方執政成功,給予民衆信任度,當時陳水扁臺北市政其實是滿意度很高,但因爲北市的緣故,沒有連任臺北市長,但卻可以贏得總統大位,取得中央執政權,當時地方包圍中央的策略被認爲是民進黨非常成功的策略。

而這次大罷免案,在大罷免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國民黨可說非常失敗,各種策略都無法有效防守大罷免的連署案,但到了第三階段,分配給地方防守,國民黨四都首長出手搶救自家的立委,催票、動員及造勢都緊追其上,扳回一城。

在這三階段擔任最重要的守衛隊就是蔣萬安、侯友宜、張善政和盧秀燕,這四位地方首長,跟過去的國民黨地方首長已經呈現非常不同的面貌,治理城市的成績,雖非最好或者排行第一,整體給人都是及格分數以上,且只要連任者也沒有岌岌可危者,例如張善政雖是這幾位中比較弱者,但比以前以國民黨前一任桃園縣長吳志揚來說,口碑好很多,因此當縣市首長出面陪掃街、陪拉票,都是被罷免人非常有效的助益。

大罷免已過,南部還沉浸在水災之中,府院黨是否徹底檢討了?823還要在一片災難聲中進行罷免的政治活動嗎?這些都是賴總統的考卷,如何找出正解,就要看賴總統的智慧了。

▼823還要在一片災難聲中進行罷免的政治活動嗎。(圖/記者屠惠剛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