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依託“投行+投資+研究”綜合優勢,爲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科創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綜合金融服務

爲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科技金融的決策部署,推動《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落實,2025年5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科技部、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進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科技部部長陰和俊、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明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陶玲主持會議,科技部副部長邱勇出席會議。中信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代表公司參加推進會併發言。

會議指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全國科技大會對科技金融作出明確部署,要求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加大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爲加強和改進科技金融工作指明瞭方向。金融管理部門、科技部門和金融機構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領會做好科技金融工作對於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金融自身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聚焦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和金融服務的短板弱項,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發展,爲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有力金融支撐。

會議認爲,近年來金融和科技部門通力協作,加強制度和市場體系建設,在債權、股權、保險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科技金融服務的多樣性和支持強度明顯提升。科技貸款持續保持較高增速,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力度加大,私募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服務質效提升,科技保險服務模式不斷優化,科創屬性評價、融資對接、風險分擔等配套政策逐步健全。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有序推進,涌現出一批可複製推廣的經驗做法。

會議強調,金融管理部門、科技部門和金融機構要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落細構建科技金融體制的各項政策舉措,探索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全方位支持科技創新,大力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加快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落實,激勵引導金融機構擴大科技企業首貸融資和設備更新貸款投放。更好發揮銀行保險服務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切實提升科技領域貸款投放和投資力度,縱深推進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科技企業併購貸款試點等工作。建設債券市場“科技板”,運用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爲股權投資機構發債融資提供支持。完善支持科技創新的金融生態體系,推廣“創新積分制”,建立健全科技金融統籌推進機制,深入推進科技要素市場化,提升融資對接、風險分擔、信息共享等配套政策的有效性。金融機構要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完善適應科技型企業特點的組織架構、人才隊伍和風險管理體系,優化盡職免責、績效考覈等內部機制,完善金融產品體系,積極投資和承銷科技創新債券,爲科技型企業提供全鏈條、全生命週期的優質金融服務。推動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成渝地區、武漢、西安等區域科技創新中心開展科技金融先行先試。

董事長在發言中指出,中信證券依託“投行+投資+研究”綜合優勢,爲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科創企業提供高質量、全鏈條、差異化的全生命週期綜合金融服務。2024年以來,中信證券完成科創板、創業板及北交所股權融資29單,承銷規模285億元,排名市場第一;完成支持科技創新領域的債券發行503只,承銷金額1731億元,排名行業第一;通過直接股權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方式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新增科技企業直接股權投資98億元;首批開展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持續排名市場前列,爲市場提供優質流動性和風險對衝服務。5月8日,中信證券率先完成20億元科技創新債券發行工作,是全行業首批發行科技創新債券的證券公司之一。

中央金融辦、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國資委、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知識產權局、國家外匯局有關司局負責人,部分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負責人,相關省(區、市)科技廳(局、委)、中國人民銀行分行、金融監管局、證監局,及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負責同志分別在主會場和分會場參加會議。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信證券、中國人保集團、東方富海等機構及科技型企業代表交流了工作經驗。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