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助攻中小企業「碳流轉金流」 攜手高雄金融科技創新園區推動產業鏈永續轉型
▲中信銀行爲協助臺灣中小企業「碳流轉金流」,日前攜手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舉辦轉型金融實證工作坊,協助企業從基礎碳盤查起步,逐步邁向淨零目標,落實永續經營。(圖/中信銀行提供,下同)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產業鏈面臨永續轉型競爭挑戰,歐盟碳邊境關稅CBAM(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啓動、美國強化對等關稅與供應鏈規範,世界各國將氣候合規納入貿易與投資核心,企業經營規則重塑,臺灣企業面臨制度錯位與資源斷層的雙重壓力。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信銀行」)爲協助臺灣中小企業「碳流轉金流」,日前攜手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舉辦轉型金融實證工作坊,協助企業從基礎碳盤查起步,逐步邁向淨零目標,落實永續經營。
臺灣逾98%爲中小企業,多數處於轉型且尚未擬定減碳計劃的階段,但已承擔碳盤查、揭露與減量的實質責任,普遍存在「知道重要卻難以啓動」的落差。中國信託銀行與國內知名媒體《今週刊》合作,於上(9)月進行的「臺灣企業永續轉型」問卷調查發現,企業永續轉型外部環境面臨最大挑戰是「主要外銷市場或他國生產基地的相關法規復雜,難以充分掌握」、內部面臨最大痛點則爲「各營運環節缺乏減碳技術」,由此可見,企業亟需治理工具、金融支持與實務路徑的整合。
有鑑於此,中信銀行特別攜手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綠色科技創新業者於高雄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共同舉辦「碳流轉金流」轉型金融實證工作坊,提供結合國家政策方向、供應鏈減碳要求與企業自身發展策略的全方位轉型金融解決方案,搭配高雄在地示範企業泰西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泰西」)的實務經驗分享,與近40位企業代表互動交流。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廖泰翔表示,市府長期以來十分重視產業轉型與金融創新,淨零永續已成爲全球共識,市府特別於今年成立高雄金融科技創新園區,以「綠色金融」爲核心,提供法律、資安等業師輔導團,辦理交流活動及提供創新實證專案補助,支持業者發展創新綠色金融科技,期透過科技的助力,協助企業將節能減碳過程中所創造的碳流轉爲金流支持,提高企業永續競爭力。泰西財務長林玉芬則分享,作爲鋼鐵產業下游中小企業,因一份來自核心買方的碳盤查問卷而促使公司開始思考永續經營策略,起初深感茫然,所幸中信銀行協助導入數位碳管理工具,三個月內完成三年碳盤查作業,更順利取得ISO16404-1及14064-3查驗證意見書,公司無痛接軌國際碳排管理趨勢,同步培養自身碳盤查能力。林玉芬財務長進一步分享,公司經營管理階層支持是淨零轉型成功的關鍵,跨部門合作亦不可或缺,碳盤查並非一次性工作,而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基石。
中信銀行透過「碳流轉金流」轉型金融實證工作坊,聚焦鋼鐵及半導體關聯產業的中小企業,藉由三階段接軌國內外標準與規範,從起步的永續程度評估問卷平臺、可獲得聯合國永續標章的碳排熱點診斷工具到國際製造業大廠認可使用的減碳目標設定及路徑規劃建議的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智能平臺,協助企業釐清轉型方向,將政策標準與技術工具轉爲具體可行的行動方案。中信銀行以金融結合科技,期盼以便捷、高效率的方式,協助企業從基礎碳盤查起步,邁向淨零目標,另亦將透過系統化及科學化的方式衡量中小企業的減碳努力,擴大對中小企業的轉型貸款優惠補貼,以行動證明中信銀行作爲企業永續轉型及永續共好夥伴的決心。
中信銀行將於本(10)月23日假高雄萬豪酒店舉辦「2050淨零永續關鍵行動論壇」,屆時將公佈完整的臺灣企業永續轉型問卷調查成果及綠色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期望透過論壇交流,助力企業邁向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