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夢想家圓夢工程助偏鄉學校 結合在地文史創作偶戲
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公益場於中國信託金融園區舉辦,近兩千名觀衆爲偏鄉學子喝采。圖/中信文教基金會提供
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啓動「夢想家圓夢工程」,攜手藝術導師進駐偏鄉學校,透過長期深度藝術課程,陪伴孩子開啓視野、建立自信,最終站上正式舞臺,接連獲得第21屆「遠見ESG企業永續獎」傑出方案–教育推廣組首獎、第2屆「聯經人文企業獎」藝文推手獎卓越獎。
中信文教基金會表示,「夢想家圓夢工程」自2017年啓動,與張中立排笛團、國際編舞家布拉瑞揚、優人神鼓及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合作,足跡遍及宜蘭、花蓮、臺東、臺南、屏東、新北等縣市,扶植2715名師生。跨領域的藝術導師爲孩子量身打造多元藝術課程,帶領孩子編舞、編劇,從偏鄉教室走上正式舞臺,完成一場屬於自己的演出。
「我們發現,偏鄉藝文教育是否能延續下去,關鍵在堅守教室的偏鄉老師」中信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馮寄臺表示,把藝術資源帶進偏鄉後,更重要是如何「留下來」,因此與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合作「種子教師計劃」偶戲教學錦囊分享給偏鄉種子老師,再由老師們帶回各自的學校,轉化成適合孩子的課程。6所學校老師在特訓後,各自發展出結合在地文史的教案,創作形式多元、主題豐富的偶戲。
中信文教基金會自2023年起每年暑假都邀請偏鄉師生在中國信託金融園區演出,宜蘭萬富國小三年級的簡尉竹自從偶戲課程進入校園,得到蔥田田野調查、學習光影戲,還得練習當配音員,每天都充滿新挑戰。
臺南市曾文農工特教班學生多爲智能障礙,班導劉持均希望透過偶戲引導學生學習溝通,不過,滿腔熱血的她剛把偶戲帶到班上就遇到困難,因爲害羞的孩子們連站上講臺都不願意。無獨有偶劇團入校陪伴教學成爲一大助力,除了設計黑光戲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也協助種子教師調整教學方式,孩子們從不敢上臺到願意嘗試。
中信文教基金會表示,「夢想家圓夢工程」爲藝術導師、種子教師及偏鄉學校搭建平臺,希望以藝術爲媒介,打開孩子視野與潛力。第2屆「種子教師工作坊」將於5月中旬起跑,今年課程將分爲初階立體故事屋創作班、進階加拿大影子劇團大師班,歡迎全臺對偶戲教學有興趣的教師報名,共同爲偏鄉藝文教育播種,展現在地續航力。更多訊息詳見「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官網」(https://www.ctbcculture.org/w/CTBC/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