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武超則:2025有望成AI Agent元年,爆款應用呼之欲出,看好AI終端爆發可能
財聯社2月25日訊(記者高豔雲)2月25日,中信建投證券2025年度“人工智能+”投資策略會在北京舉行,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兼國際業務部行政負責人武超則圍繞人工智能行業的最新動態與發展趨勢,以“國產算力水到渠成,AI落地生根”爲主題,系統闡述2025年行業核心方向及投資邏輯。
關於全球模型變化、算力變化、應用變化三方面,武超則有以下核心看法:
DeepSeek對AI產業鏈產生衝擊
武超則稱,DeepSeek以其低成本、高性能全面影響AI產業鏈。儘管創始人樑文鋒稱DeepSeek技術突破只是“美國每天發生的大量創新裡非常普通的一個”,但其低成本、高性能,以及爲小模型帶來強大推理能力的蒸餾方式,仍對AI產業鏈產生了衝擊。
在武超則看來,DeepSeek將帶來的投資機會涉及算力、應用、端側、數據四方面。
算力層面,預計各廠商技術探索下算力產業鏈持續高景氣,建議關注以國產算力和AI推理需求爲核心的算力環節,尤其是IDC、服務器、國產芯片等算力配套產業;
應用層面,AI應用作爲新一代生產力工具,看多C端軟件的持續發展,B端應用軟件商業化進展更快。建議關注B端Agent,其中OA+ERP作爲核心入口,AI結合更易,有望率先商業化,其次關注用戶量多、生態好且可雲化的軟件公司;C端則關注有較多用戶的垂直領域賽道了,其數據價值量更優。
端側層面,看好AI終端作爲新一代計算平臺爆發可能,AI+教育作爲高頻應用場景有望率先落地;爲AI眼鏡、AIPC、機器人等新終端的出貨量有望隨着模型升級後使用範圍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建議關注以AI眼鏡、PC、機器人爲代表的終端供應商或內部核心軟件供應商。
數據層面,高質量數據仍然是大模型訓練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建議關注向量數據庫相關公司、數據處理類企業,以及具備行業側專業數據的廠商。
國內AI應用爆款呼之欲出
就算力變化而言,武超則認爲,AI算力(訓練+推理)需求依然旺盛,存算一體、軟件硬件算法深度融合,端側算力值得期待、國產化加速(產業鏈加速迭代)。
武超則提到,當前雲側AI呈現向端側AI的轉型趨勢,端側AI核心在於手機和PC,AI Phone和AI PC將開啓新時代。
此外,武超則指出,當前國產視頻模型趕超海外,Kimi數學模型、天工4.0等對標o1的模型也已經落地。之前國產模型普遍較海外晚半年,目前時間差逐漸縮小。因此類比海外,隨着國內大模型能力的迭代,預計國內AI爆款應用將密集出現。
武超則認爲,AI應用的發展將經歷聊天機器、AI Agent、數字員工/機器人三大階段,2025有望成爲AI Agent元年。
她也分析了AI眼鏡的前景,認爲是有潛力的AI終端之一,其佩戴方便易於推廣,且具備一定的時尚消費屬性。全球來看,Meta、OpenAI、蘋果、字節跳動等大廠,在AI眼鏡的佈局上都沒有缺席。
就整體應用變化而言,武超則表示,海外B端應用已在報表層面落地(廣告、電商、教育等),C端應用流量持續增加,Agent/AI終端落地快,具身智能/無人駕駛長期空間大。
近期,AI相關話題討論熱烈,AI概念股表現活躍,市場對於AI投資是否存在“泡沫化”的擔憂也隨之而來。
武超則通過覆盤移動互聯網發展歷程指出,當前AI產業仍處於類似2013年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初期,應用探索空間極爲廣闊。投資者應以5到10年的長期視角進行佈局,持續優化研究框架,謹慎驗證投資標的,把握AI產業長期發展帶來的投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