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週報丨年薪制落地上海!中山、瑞金醫院率先試點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26日電(趙方園)最高法、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佈典型案例,涉醫療領域“量身定做”串通投標行爲;上海中山、瑞金醫院將迎薪酬改革;重點監控藥品名單更新;昔日“中藥製劑第一股”天目藥業正式“摘帽”;恆瑞醫藥在港交所上市……中新健康梳理醫療健康領域5月19日-5月25日發生的一週要聞,與讀者一起回顧。

【行業要聞】

最高法、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典型案例 涉醫療領域串通投標

5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佈依法懲治串通投標及其關聯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湖南省新寧縣某醫院原院長李某瓊受賄、串通投標案。

案例顯示,湖南省新寧縣某醫院院長李某瓊在政府採購招投標過程中,與投標人共謀,通過設定特殊設備參數的方式串通投標,另查明李某瓊受賄800餘萬元,詐騙800餘萬元。

裁判結果顯示,對被告人李某瓊以受賄罪、詐騙罪、串通投標罪,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六十二萬元;對被告人退繳的違法所得人民幣五百零五萬元予以追繳,上繳國庫;不足部分,繼續追繳。

上海:指導中山、瑞金醫院薪酬改革

5月19日,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八部門關於印發《2025年上海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要點》的通知發佈。

文件稱,按照國家層面部署,指導中山、瑞金兩家高質量發展國家試點醫院深化薪酬分配製度改革;研究制定深化本市公立醫院內部薪酬分配製度改革試點方案,推動各級醫院調整優化薪酬結構。研究探索公立醫院黨政領導班子、職能部門負責人年薪制。

重點監控藥品名單更新

5月20日,上海市醫藥集中招標採購事務管理所發佈《關於公佈2025年3月藥品掛網公開議價採購監管品種名單的通知》,公佈最新重點監控品種、超“黃線”品種、未通過公允性品種等名單。

從名單上來看,重點監控品種包括重慶天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利肺片、吉林津升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注射用二羥丙茶鹼、重慶天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活血通脈膠囊等;未通過公允性品種包括江西杏林白馬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保婦康凝膠、吉林省集安益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心悅膠囊、商丘市金馬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生脈飲等。

1-4月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金額177.92億元

5月22日,國家醫保局發佈消息,目前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可以通過即時調用被綁定人個人賬戶、醫保錢包轉賬等方式實現。

2025年1-4月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人次1.33億,金額177.92億元。從共濟地域看,同一統籌區(通常是同一個地市)內共濟1.21億人次,共濟金額158.44億元;省內跨統籌區共濟1101.88萬人次,共濟金額19.14億元。從共濟用途看,用於支付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158.57億元,用於支付在定點零售藥店發生的個人負擔的費用9.73億元,用於參加居民基本醫保等的個人繳費6.95億元。

【公司大事】

天目藥業正式“摘帽”

5月20日,昔日“中藥製劑第一股”天目藥業正式“摘帽”。天目藥業於1993年上市,作爲杭州市首家A股上市公司、全國首家中藥製劑A股上市公司,天目藥業聚焦藥品製造、藥品流通、中醫診療、大健康四大業務板塊,擁有鐵皮石斛、珍珠明目滴眼液等產品。

不過由於經營和管理的歷史問題,天目藥業也曾是資本市場連續多年的ST股。2024年6月14日,因經審計的淨資產已轉正,“*ST目藥”成功申請變更爲“ST目藥”。當時,因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等原因,該公司股票繼續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一品紅迴應股票交易異動

5月22日,一品紅髮布股票異動公告,公司股票5月19日至21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30%,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況。公告中,一品紅披露了相關風險提示。除去年虧損超5億元外,合作研發的創新藥AR882尚未上市銷售,短期內不會對公司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恆瑞醫藥在港交所上市

5月23日,恆瑞醫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爲HK:01276,成爲“A+H”兩地上市的國內創新藥龍頭企業。上市當日,恆瑞醫藥開盤價較發行價上漲約30%,對應市盈率55.9倍。

【輿情預警】

皓元醫藥股東減持約320萬股

5月22日,皓元醫藥發佈公告稱,2025年2月28日至2025年5月22日,真金投資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公司股份約32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51%。本次減持後,真金投資不再持有公司股份,本次減持計劃實施完畢。

華熙生物再發文迴應爭議

5月21日,華熙生物再次發文迴應稱,作爲在資本市場經歷過第一輪完整週期的企業,對概念切換對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感同身受,“正是因爲現在經營環境面臨挑戰,華熙生物纔會更多體會到行業中衆多企業的難處,纔會有新的角度審視產業的生態環境,纔會與所有的同行一起審視這個環境有哪些因素在鼓勵價值創造,有哪些是在導致價值損耗。”

此前,華熙生物通過官微發表《概念總在重演,科技永遠向前》一文對當下“透明質酸過時”等市場觀點發起駁斥。文章直接點名9家券商所發佈的研報,並稱“透明質酸‘過時論’的興起,本質上是一場由‘浮躁資本’構建的題材幻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