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爲什麼前列腺癌一發現就是晚期?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20日電(趙方園)當地時間18日,美國前總統拜登的辦公室發表聲明稱,現年82歲的拜登被確診患有侵襲性前列腺癌,且癌細胞已擴散至骨骼。

前列腺癌高發人羣是哪些?爲什麼很多前列腺癌一發現就是晚期?中新健康爲此邀請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泌尿外科學系副主任徐濤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朱耀進行解讀。

“侵襲性”“格里森評分9分”意味着啥?

徐濤告訴中新健康,評估腫瘤時需要考慮兩個關鍵指標:分期和分級。

分期主要關注腫瘤的範圍大小以及是否發生擴散轉移。如,患者若出現骨轉移,說明腫瘤已經擴散到其他部位,這在分期上屬於比較晚期的情況。

分級則反映腫瘤細胞的分化程度和惡性程度。以前列腺癌爲例,評估前列腺癌嚴重程度的格里森評分範圍爲6分到10分,具體取決於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外觀。6分或7分被認爲癌細胞侵襲性較低,細胞看起來“健康”(分化良好)或“較爲健康”(分化中等),因此癌症的擴散速度可能較慢。格里森評分爲8分或以上表明癌細胞侵襲性較高,癌細胞分化較差或與健康細胞未分化。

一般來說,腫瘤細胞分化程度越高,惡性程度相對較低;反之,分化程度越低,惡性程度越高,腫瘤生長速度快,容易侵襲周圍組織和轉移,對治療的耐受性也較差。

根據拜登辦公室的聲明,拜登所患癌症格里森評分達9分,屬於第五級。徐濤解釋稱,從分期和分級兩個角度講,拜登此次確診的前列腺癌都屬於危險度比較高的情況。

朱耀指出,前列腺癌在臨牀診斷的過程中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預警,通過PSA檢測,這是一種抽血檢測,當指標異常升高即進入第二階段——診斷。在這個階段,通過磁共振或更精準的前列腺特異性PET引導進行前列腺穿刺確定腫瘤級別,第三個階段是確定腫瘤是否擴散,通過全身影像學檢查或PET-CT來證實腫瘤是否有轉移情況。根據穿刺結果和影像學檢查,我們決定病情的嚴重程度。拜登屬第五級且有骨轉移,是晚期高危前列腺癌。”

哪些人羣更容易被前列腺癌“盯上”?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顯示,前列腺癌是美國患癌男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僅次於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第二大常見癌症。

“前列腺癌具有較爲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徐濤表示,某些與腫瘤發病相關的基因突變可以在直系親屬中遺傳,導致家族的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發病風險顯著提高。

朱耀強調,前列腺癌偏愛“高齡+遺傳”的雙重風險人羣,特別是60歲以上的男性、有家族史者及攜帶特定遺傳變異的個體。

隨着生活水平提高,男性預期壽命不斷延長,這意味着前列腺癌對老年男性健康的威脅愈發凸顯。

徐濤認爲,前列腺癌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懶癌”,它包含多種類型。其中,低級別前列腺癌可能進展較慢,可以通過嚴密監測進行管理;而3級或4級的前列腺癌則具有較高的侵襲性,容易發生轉移和擴散,對這類情況必須保持高度警惕,並採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爲什麼很多前列腺癌一發現就是晚期?

“前列腺癌的很多症狀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非常類似,如尿頻、尿急、血尿等。”朱耀表示,血尿也可能是由炎症引起的,這使得在臨牀上很難僅憑症狀來鑑別前列腺癌。

朱耀解釋稱,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在男性中極其普遍,尤其當男性進入60到70歲年齡段後,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增生或炎症的情況。當尿頻、尿急或血尿等症狀出現時,很多人誤以爲是“年紀大了正常現象”,並不會立刻讓人聯想到前列腺癌。

“早期症狀不典型,甚至可以說沒有任何症狀。”徐濤稱,普通患者難以區分排尿困難的原因,若轉移出現骨痛常已是晚期。

定期體檢是 “對抗” 前列腺癌的關鍵。受訪專家呼籲,爲早期發現前列腺癌,50歲以上的男性需每年做一次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篩查。PSA的數值如果超過正常範圍(4ng/ml),應及時到正規的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診斷,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全面檢查。若有前列腺癌家族史,如直系親屬(爺爺、爸爸、叔叔、兄弟)患此病,篩查時間應提前,一般建議從45歲開始。

徐濤表示,“前列腺癌在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後,患者5年生存率基本上達到100%,此外,前列腺癌從發生癌變開始到出現臨牀表現有長達8-10年的時間,這爲篩查工作提供了一個非常長且可操作的時間窗口。”

朱耀提醒,預防前列腺癌,日常可減少紅肉和油膩食物的攝入,多吃富含抗氧化物的水果(如番茄、柑橘)和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