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產能供不應求 汽車電子出貨持續增長 急單及拉貨情況至Q4預計減緩|直擊業績會

《科創板日報》8月8日訊(記者 郭輝)中芯國際今日舉行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說明會。中芯國際聯合CEO趙海軍表示,主要由於在國內外政策變化的影響下,渠道加緊備貨補庫存,公司也積極配合客戶保證出貨,今年第二季度公司出貨量保持增長。

中芯國際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該公司整體實現銷售收入22.09億美元,環比下降1.7%;毛利率爲20.4%,環比下降2.1個百分點。

其中,第二季度銷售片數環比增長了4.3%至239萬片摺合8英寸標準邏輯晶圓。

中芯國際第二季度月產能由2025年第一季的97萬片摺合8英寸標準邏輯,增加至約99萬片摺合8英寸標準邏輯。

按尺寸看,8英寸和12英寸今年收入佔比分別爲24%和76%。其中8英寸晶圓收入絕對值環比增長7%,產能利用率優於同業。

趙海軍表示,8英寸主要客戶來自國外,少部分是國內客戶,過去兩三年市場的成長下,需求增長快速。未來8英寸將配合國外客戶新產品導入需求增加產能,而國內客戶將盡可能轉移到12英寸兼容的產能。

今年第二季度,中芯國際產品平均銷售單價環比下降6.4%。趙海軍預計,第三季度ASP預計將會有所提升,原因是12英寸產品取消打折,同時12英寸產品的銷售佔比將得到持續提升。

中芯國際第二季度晶圓收入以應用分類,智能手機、電腦與平板、消費電子、電子互聯與可穿戴、工業與汽車佔比分別爲25%、15%、41%、8%和11%。

據趙海軍表示,今年各手機廠商正在糾正年初的出貨預測,預計至今年年底,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及國內主流手機廠商總產量與去年基本持平。儘管市場總量不變,但由於中芯國際手機客戶今年以來的市場份額增長,該公司在手機應用中的出貨量也得以增長。

中芯國際汽車電子產品出貨量持續穩步增長。據介紹,其主要收入貢獻來自於模擬邊緣管理、圖像傳感器、邏輯嵌入式存儲器以及控制器等諸多類型的車規芯片,在二季度整體實現約兩成的環比增長。

從工藝平臺來看,二季度模擬芯片需求增長顯著,其中廣泛應用於手機快充電源管理等領域的模擬芯片當前正處於國產化加速階段,中芯國際在此過程中獲得增量訂單,並推動產能利用率繼續爬升。此外,圖像傳感器平臺收入環比增長超兩成,射頻環比收入也有較高的增幅。

在過去一年,中芯國際宣佈新增功率器件產能佈局。趙海軍表示,功率產品產能系受戰略客戶——尤其是國外IDM客戶要求提供整套產品方案而建,目前規模上量後處於供不應求狀態。

不過他表示,未來中芯國際不會進入主流的功率產品代工市場參與競爭,也不會建立客戶不需要的多餘產能。未來會根據一些國際客戶“China for China”的需求,配合建立SiC、GaN等第三代半導體產能。

中芯國際對今年三季度給出的收入指引爲環比增長5%-7%,其中預計出貨數量和平均銷售單價都將上升。毛利率指引爲18%-20%,與二季度的指引相比持平,主要由於產出增加抵消了折舊上升帶來的影響。

據介紹,四季度是行業的傳統淡季,今年前三季度中芯國際配合提拉出貨,客戶已經建立了一定的庫存。雖然客戶信心依然很強,但四季度急單和拉貨的情況會相對變緩,對其影響,中芯國際正在廣泛收集客戶反饋進行評估。

趙海軍表示,從目前最新的訂單狀況來看,預計至少到今年10月份左右,中芯國際產能依然維持供不應求,表明客戶獲取市場份額的能力可以持續。因關稅政策緊急拉貨動作到8、9月份停止,預計到第四季度急單和拉貨情況會相對變緩,但中芯國際對訂單獲取有很大信心,且預計不會對公司的產能利用率產生明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