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第1季淨利年增大增1.6倍 受惠高附加價值產品佔比提高
中芯。聯合報系資料照
大陸晶圓代工雙雄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昨(8)日發佈今年第1季財報,其中,中芯國際淨利潤1.88億美元(約新臺幣56億元),年增161%。華虹半導體淨利潤380萬美元(約新臺幣1,600萬元),年減88%。
兩家公司對第2季預估都不樂觀,其中,中芯國際預估第2季營收與上季相比下降4%到6%。
中芯國際第1季營收22億美元,年增28%;淨利潤1.88億美元,年增161%,主因高附加價值產品佔比提高,帶動毛利率從去年第1季的13.7%提高爲今年第1季的22.5%;產能利用率上升至89%。
公司給出的第2季收入預估與上季相比下降4%到6%,毛利率介於18%到20%。
中芯國際指出,下半年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公司會提升應變和抵抗風險的能力,最主要還是保持定力,做好本業,做好當下。
從地區來看,中芯國際第1季來自中國區的營收佔比爲84%、美國區的佔比爲12%、歐亞區佔比爲3%。
產能方面,中芯國際管理層指出,月產能由2024年第4季的94萬片,增加至2025年第1季的97萬片。產能利用率由2024年第4季的85%,升至2025年第1季的89 %。資本支出由2024年第4季16億美元,降低到2025 年第1季的14億美元。
大陸晶圓代工二哥─華虹半導體第1季淨利潤380萬美元,年減88%。受惠於付運晶圓數量上升,第1季營收5億美元,年增17%。此外,毛利爲4,999萬美元,升68%,毛利率9.2%,升2.8個百分點,主要得益於產能利用率提升。當中,晶圓銷售收入5億美元,升18%。
華虹半導體預估第2季預計銷售收入5.5億至5.7億美元,毛利率預計約在7%至9%之間。
華虹半導體總裁白鵬表示,整體業績延續去年以來趨勢,華虹製造項目的產能爬坡進度符合預期,對公司接下來的收入增長、產品組合優化及核心競事力的提升都具有積極意義。
白鵬指出,隨着近期國際環境和相關政策的變化,整個半導體行業在客戶需求、採購成本、產業鏈格局等方面都會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
延伸閱讀
A股半導體盈利王換人!設備廠北方華創勝中芯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