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簽約,擴大進口豬肉准入,還事關非洲豬瘟防控

據路透社報道,4月11日,在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之際,中國與西班牙籤署了兩項涉及豬肉和櫻桃的農業貿易協議,擴大了西班牙豬肉在中國的市場準入。

4月11日下午中西雙方共同發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於加強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行動計劃(2025-2028年)》顯示,雙方同意進一步擴大農產品貿易往來,造福生產者和消費者。雙方有意簽署西班牙鮮食櫻桃和豬肉輸華議定書,並承諾啓動促進多種農產品輸華協議的談判。雙方還同意加強非洲豬瘟和禽流感區域化管理技術交流。

西班牙是我國第一大豬肉進口國

數據統計,2024年我國豬肉進口量爲約228.4萬噸,其中西班牙進口量54.1萬噸,佔比23.7%,爲最大來源國。

美國進口量爲40.8萬噸,佔比17.9%,但受關稅影響(加徵10%關稅後成本增加1.5元/公斤),進口量同比下降40.3%。

巴西進口量26.0萬噸,佔比11.4%,值得一提的是,巴西豬肉2023年佔比高達25.90%,但從未來來說,巴西豬肉成本競爭力成爲增長潛力國。

其他主要進口國包括荷蘭,進口量20.7萬噸,佔比9.1%;丹麥進口量17.9萬噸,佔比7.8%,其次是加拿大、法國、英國、智利等。

值得關注的是,歐盟在2024年6月12日發表聲明,擬從7月4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消息一經傳出,引發國際和國內廣泛關注。作爲對等制約,6月13日,中國工業界正在遊說政府對歐盟豬肉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6月17日,商務部發布公告,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分析人士認爲,該協議是中方可能放寬對歐盟豬肉反傾銷調查的一個信號。

中國將擴大西班牙豬肉市場準入

路透社報道,在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之際,中國與西班牙籤署了兩項涉及豬肉和櫻桃的農業貿易協議,擴大了西班牙豬肉在中國的市場準入。

西班牙肉類工業協會表示:“在關稅危機引發的巨大國際商業動盪背景下,我們樂觀且充滿希望地歡迎這個亞洲大國的新舉措,它爲豬肉產品的供應開闢了新的選擇。”

西班牙豬業聯盟(Interporc)國際經理米格爾(Daniel de Miguel)透露,新協議中包括允許西班牙豬肚出口,這是一種在中國廣受歡迎但此前未獲准入的產品。

“這對西班牙的養豬戶來說是個好消息。”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的農業分析師佩伊(Even Rogers Pay)當地時間4月11日表示,“這表明中國的監管機構可能會推遲或放鬆對豬肉的調查,就像他們最近對白蘭地所做的那樣。”

佩伊補充道:“這是中國尋求穩定和改善與包括歐盟在內的多個重要貿易伙伴貿易關係的舉措之一。”

西班牙曾推出非洲豬瘟疫苗

在此次雙方簽訂的行動計劃(2025-2028年),雙方同意加強非洲豬瘟和禽流感區域化管理技術交流,從養豬人的角度來看,這點無疑更令人期待,因爲西班牙在非洲豬瘟根除和疫苗研發方面有長久的歷史經驗。

首先在撲滅非洲豬瘟的過程中,西班牙是惟一採用過非洲豬瘟疫苗免疫的國家。1960年,非洲豬瘟從葡萄牙傳入西班牙,西班牙採取了撲殺、隔離、國內限制豬隻流動、消毒圈舍和污染場所等措施;並且採取先免疫後停止用非洲豬瘟疫苗的方法,直到1982年才撲滅,共損失1.12億美元。1985年後,西班牙宣佈非洲豬瘟根除計劃,1995年10月正式宣佈根除成功。

此外,2022年有媒體報道,由馬德里自治大學、韓國Careside公司以及韓國全北國立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在Vaccines雜誌上公佈了他們所開發的一款新的非洲豬瘟弱毒苗,並表示該疫苗安全、高效,具備工業化生產能力,是一款有希望的疫苗原型。他們的疫苗是在非洲豬瘟Arm/07/CBM/c2株(亞美尼亞株,基因II型強毒株)基礎上,刪除兩個基因,EP402R(編碼CD2v)和A238L。該團隊使用該疫苗開展的實驗顯示,該疫苗原因在豬體內是完全減毒的,沒有任何明顯副作用,並且在使用韓國九州株進行的攻毒實驗中100%(4/4)的保護了豬隻不受感染。與保護作用相一致的是,在該疫苗後的早期和攻毒開始時就觀察到了大量的抗體產生,並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保持不變。

來源:觀察者網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請點“贊”和“在看”

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