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國際:港美利差收窄預期下 資金面有望持續利好港股表現

中泰國際發佈研報稱,當前港股估值短期已大幅修復,恆指預測PE約11倍,基本回歸至2018-2019年頂部,風險溢價處於歷史低位,AH溢價創近六年新低,疊加8月進入港股季節性的淡季,中報業績期將集中驗證基本面,不排除部分個股有“好消息兌現”的獲利,短期若有技術性回調實屬正常,但考慮到港股資金面充裕,短期即使有調整預計幅度也不大。

美股方面,7月美國零售銷售增速有序放緩,PPI超預期使降息預期出現回,但企業盈利增長穩健,截至上週五標普500指數二季度盈利增長11.2%。美國財政部正在回補TGA賬戶,ONRRP餘額已跌至572億美元。考慮到三季度要增發1.01萬億美元國債,使TGA賬戶餘額回升至8,500億美元(當前5,154億),料銀行準備金將有所下降,料未來數週美國金融體系流動性將下降,抑制美股表現。

中泰國際主要觀點如下:

港股:7月中國經濟數據顯示景氣度邊際放緩,消費、投資、生產、物價及信貸數據均低於預期,但市場風險偏好並未受挫。

上週A股突破年內新高,實現價量齊升;港股通於上週五創下歷史單日最多淨流入;國際金融協會(IIF)數據顯示7月有60.3億美元流入中國股市,內資積極情緒高漲,疊加部分區域性外資或對衝基金迴流,有助於提振港股表現。

市場對於9月美聯儲降息概率定價約85%,在港美利差收窄預期下,資金面有望持續利好港股表現。當前港股估值短期已大幅修復,恆指預測PE約11倍,基本回歸至2018-2019年頂部,風險溢價處於歷史低位,AH溢價創近六年新低,疊加8月進入港股季節性的淡季,中報業績期將集中驗證基本面,不排除部分個股有“好消息兌現”的獲利,短期若有技術性回調實屬正常,但考慮到港股資金面充裕,短期即使有調整預計幅度也不大。以過去10-15年的年均波幅8,000點左右計算,今年恆生指數高位未見,預計9月美聯儲大概率降息,下半年中國政策仍將“適時加力”,屆時內外政策利好共振,有助於推動港股破頂。

在降息預期持續發酵下,關注科技創新(AI/半導體)和生物醫藥的估值彈性,受益長期資金配置紅利及資本市場回暖的非銀金融(保險、券商),以及高股息資產(公用事業、能源及部分必需消費龍頭股)。

美股:7月美國零售銷售增速有序放緩,PPI超預期使降息預期出現回,但企業盈利增長穩健,截至上週五標普500指數二季度盈利增長11.2%。美股三大指數緊扣高臺,VIX指數一度創今年新低,但市寬指標不佳,等權標普500及等權納指100繼續與市值加權指數出現背離。美國財政部正在回補TGA賬戶,ONRRP餘額已跌至572億美元。考慮到三季度要增發1.01萬億美元國債,使TGA賬戶餘額回升至8,500億美元(當前5,154億),料銀行準備金將有所下降,料未來數週美國金融體系流動性將下降,抑制美股表現。當前不建議追高美股,若指數出現季節性調整,首選銀行、半導體、軟件、工業等順週期股份。

美債:十年期美債收益率在4.30%附近震盪,7月美國通脹數據分化,CPI保持溫和支撐寬鬆邏輯,PPI超預期印證關稅傳導壓力顯現,疊加零售韌性及失業金申領平穩削弱激進降息必要性。短期美債收益率仍可能受通脹黏性擔憂及財政部發債衝擊的影響,存在技術性反彈壓力,策略上建議延續逢高配置,但美國製造業、服務業已明顯放緩,預計後續十年期美債利率技術性回彈空間或不大,重點關注7月核心PCE等關鍵數據進一步印證關稅對通脹的影響。

美元指數:經濟數據持續推動降息預期震盪,7月CPI部分商品通脹降溫支撐降息邏輯,但PPI超預期及進口物價攀升印證關稅傳導壓力顯現,疊加零售韌性削弱激進降息必要性。地緣擾動(美俄會談緩和避險溢價)與政策不確定性(特朗普干預聯儲人事)形成多空拉鋸,美元缺乏單邊驅動,料短期保持震盪偏弱格局,重點關注傑克森霍爾年會信號及全球PMI數據指引。

美元兌離岸人民幣:上週離岸人民幣波動略有放大,但仍圍繞7.18左右中樞,人民幣中間價維持穩定偏強,印證政策託底意圖。中美貿易休戰再延長90天至11月10日,以技術准入置換資源供給的博弈仍將延續,貿易博將傳導至匯率震盪,人民幣或被動承壓測試7.18政策頂,短期料延續7.15-7.20區間震盪。

風險提示

國際形勢複雜多變;政策效果不及預期;地緣政治風險加劇。

風險提示:此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源自: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