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首奪鐵礦石定價權 與必和必拓交易傳採人民幣結算

有消息稱,中國礦產資源集團近期已經與澳洲採礦公司必和必拓(BHP)簽署協議,最快從今年第4季起,對鐵礦石現貨貿易實施人民幣結算。(路透)

中國爭奪鐵礦石定價權,傳出中國礦產資源集團近期已經與澳洲鐵礦巨頭必和必拓(BHP)簽署協議,最快從今年第4季起,對鐵礦石現貨貿易實施人民幣結算。中國媒體稱,這象徵中國首次奪得鐵礦石定價權,併成功壓低鐵礦石價格。

上海有色網9日報導,BHP已接受中國客戶部分鐵礦石貿易的人民幣結算要求。報導稱,BHP與中國礦產資源集團及相關鋼企多輪談判,於今年第4季起正式實施人民幣結算,覆蓋範圍包括兩部分:

一、剩餘現貨貿易,約佔BHP對中鐵礦石總量的30%。此前合約仍以美元計價,但設「觀察期」,若明年中國鐵礦石指數(如北鐵指數)的市場接受度達標,可能啓動長期合約的人民幣結算談判。

二、港口現貨與到岸價交易,針對中國港口的現貨鐵礦石,採用人民幣到岸價(CFR)結算,規避美元匯率波動對企業成本的影響。

此前談判中,BHP堅持以美元計價。導致BHP願意妥協,主要原因是中方的鐵礦石供應來源較以往多元化,新增巴西淡水河谷和非洲幾內亞鐵礦石供應。

中國推動澳洲鐵礦石以人民幣結算。圖爲西澳黑德蘭港等待運送鐵礦石的貨輪。(路透資料照)

彭博引述雪梨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所研究員瑪麗娜.張分析,多年來,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買家,但對價格卻幾乎沒有發言權。如今,中國希望掌控價格。這也向世界其他國家發出了一個信號,表明中國打算制訂新規。

目前已有多家國際礦企接受人民幣結算:包括巴西淡水河谷、澳洲第二大鐵礦企業力拓;澳洲第三大鐵礦企業、全球第四大鐵礦石生產企業FMG(福德士河集團)不僅接受人民幣結算,8月還向中國銀行團申請人民幣142億元貸款用於礦區建設,未來將以鐵礦石償還,主動綁定中國市場。

香港大公報報導,鐵礦石年貿易額逾1.2兆美元,其中約80%以美元結算,是中國進口金額最高的單一商品類別之一。這也意味中國企業承擔着巨大的匯率波動成本和清算通道依賴風險。

業界指,中方若與必和必拓達成協議,中方將減少依賴美元進行大宗商品結算,提升中國的經濟安全,並加速人民幣國際化。但該訊息目前還未有官方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