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財知道》麗星郵輪每日吃掉6000顆蛋!5小時清近千艙房!後勤大揭密

麗星郵輪號稱「舌尖上的郵輪」,船上總共擁有10間餐廳(圖/謝明智攝)

麗星郵輪「探索星號」自3月重返臺灣,掀起新一波海上旅遊熱潮。這艘被譽爲「舌尖上的郵輪」的移動城市,不只是旅客的度假天堂,更是一部緊密運作的經濟體,背後蘊藏着龐大的觀光產業鏈與服務體系。

探索星號總共擁有10間餐廳,從中式、日式、義式到國際自助餐應有盡有,每天平均要準備6000顆雞蛋、400多公斤水果、300公斤雞肉與200多公斤蝦類,背後由來自7國、共138位廚房人員與後勤團隊共同支撐。麗星探索星號行政副總廚餘志文表示,「我們每週兩次停靠基隆港補貨,確保旅客吃到最新鮮的食材。根據人數預估用量,再調整進貨規模,是郵輪廚房日常的挑戰。」除了基隆,也會視航程需要從日本進口和牛、日式食材進行促銷。餐飲部總監Nesli Abadiano表示:「我們的挑戰,是讓上千位旅客在用餐後都帶着滿意的笑容離開,這纔是最大的成就感。」

除了吃得講究,住得舒適更是一門大學問。房務部副經理Mary透露,郵輪共設有926間客房,56位房務人員需在短短5小時內完成艙房清潔作業,平均每人需清理17間房。「我們必須與時間賽跑,靠的是團隊合作與經驗累積。」而旅客看見的精彩表演背後,還有無數努力的幕後英雄。郵輪每日提供劇場秀、還有泡沫派對與小小孩專屬的星海夏令營及海上占星、觀星等豐富娛樂,吸引不同年齡層投入旅程。

郵輪不僅是載客工具,更是地區經濟的催化劑。根據研究,每20位郵輪旅客可創造一個就業機會。2023年全球靠港經濟規模高達1,686億美元。不但推動沿岸城市消費,也促進文化交流與觀光成長。例如韓國濟州島2024年預計接待300艘郵輪、80萬名旅客,年增超過24%;日本長崎港則是2023年郵輪靠港次數全國第二名。

麗星郵輪副總裁徐牧柔指出,麗星郵輪深耕臺灣,除了是「舌尖上的郵輪」外,也是最懂臺灣人的郵輪。展現三大在地化特色:全船中文化、以新臺幣計價、採用臺灣時間,貼近本地旅客需求。2025年期間,將提供3~6天不等的日韓與東南亞航程,11月起更將由高雄啓航開展暖冬行程。麗星郵輪不只是一場華麗的旅遊,更是一場移動中的城市經濟實驗,正悄悄改變亞洲觀光版圖,逐步重返亞洲郵輪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