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證券股權沒賣掉 錦龍股份轉型還能咋搞

5月19日晚,錦龍股份發佈了一則公告稱,決定終止出售其所持有的中山證券67.78%的股權。這也意味着這場跨時近一年的重大重組案,按下了暫停鍵。

對於決定終止本次重組的原因,錦龍股份解釋爲“爲防止公司在出售中山證券股權後可能出現主要資產爲現金或者無具體經營業務的情形”。

5月20日開盤,錦龍股份股價受終止出售消息影響下跌。截至5月21日收盤,報12.64元/股。

重組計劃 一年內披露12期進展公告 股價多次因資產重組暴漲

時間拉回到一年前,2024年6月5日,錦龍股份召開第九屆董事會第三十九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擬公開預掛牌轉讓中山證券股權的議案》。

此後,從2024年6月至今,錦龍股份先後披露了12期關於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進展公告。在最近一期,2025年5月6日的進展公告中,錦龍股份仍表示,上述交易依舊處於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預掛牌”,即爲信息預披露,目的在於徵尋標的股權意向受讓方。

不成想,僅僅不到半個月時間,這場遲遲未能落定的交易,在“空掛”一年後,迎來了終止。

據悉,錦龍股份近年來每涉及重大資產重組時,股價均有一波不錯的階段性漲幅。以2023年10月-11月間,對應出售東莞證券股份時,一個月內自低位上漲超過30%;2024年6月公告出售中山證券後,至當年10月股價高位,4個月內上漲超過75%。

早有預見 曾在財報中表示“視情況推進”受終止出售消息影響股價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4年財報中,錦龍股份在“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中就曾表示,“公司將以審慎的態度綜合考慮、視情況統籌推進出售中山證券股權的重大資產重組項目,加大資金回籠規模,加快推進公司業務轉型,從而爲公司向實體經濟轉型和拓展新質生產力創造有利條件,確保不出現可能導致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後主要資產爲現金或者無具體業務的情形。”

顯然,對於出售中山證券股權後可能導致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後主要資產爲現金或者無具體業務的情形,錦龍股份早有預見。

由此來看,錦龍股份似乎並未尋找到合適的經營方向來替代中山證券出售後的“業務空當”。

5月20日開盤,錦龍股份受終止出售消息影響股價下跌。截至5月21日收盤,報12.64元/股。

經營壓力 頻頻陷入“借款糾紛”曾稱向智能算力中心轉型

在錦龍股份出售中山證券的背後,其面臨的經營壓力一直是重要的原因。

一方面錦龍股份的負債率持續高企。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2024年期間,錦龍股份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爲74.86%、77.66%、77.17%、81.09%。另一方面,錦龍股份面臨資金流動性的壓力,頻頻對外借款。2025年2月,錦龍股份就曾發佈公告稱,擬向控股股東新世紀公司及其母公司弘舜公司借款,總額不超過15億元,借款期限爲一年,年利率預計不超過10%。

此前,2024年1月,錦龍股份還曾公告稱,爲補充流動資金,董事會同意錦龍股份向煙臺智庫典當有限公司借款5000萬元,期限6個月。上市公司向典當行借錢的情況在市場上實屬少見。

負債高企,流動性面臨壓力的情況下,錦龍股份還頻頻陷入“借款糾紛”。2024年12月,錦龍股份發佈公告稱,廣東立合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借款合同糾紛(涉及金額6602.9萬元)爲由向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申請財產保全,越秀法院凍結了其持有的東莞證券6602.9萬股股份。

從淨利潤角度看,經營壓力更爲具象化。Wind數據顯示,錦龍股份已經連續4年虧損。2021年-2024年期間,錦龍股份的歸母淨利潤分別虧損1.31億元、3.92億元、3.84億元、8923萬元。其中,受益於2024年四季度火熱行情,錦龍股份的淨利潤虧損較2023年明顯縮窄,依舊虧損。

面對經營困境如何破局?在2024年4月,錦龍股份曾宣稱將“業務逐步轉型”,賽道爲智能算力中心。此外,對於出售中山證券的原因,錦龍股份也表示過,“爲加快推進公司業務轉型,併爲公司向實體經濟轉型和拓展新質生產力創造有利條件”。錦龍股份多次提及將進行業務轉型,甚至出售中山證券也是爲了促進業務轉型。那麼,當錦龍股份終止了中山證券股權的出售,又將如何爲業務轉型創造有利條件?

對於上述問題,南都·灣財社向錦龍股份發送了採訪函,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覆。

採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吳鴻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