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睒睒這個生意虧了17年

最近很多朋友都在討論什麼是好的分配機制。

大星一直覺得,當年說好的鼓勵致富,然後先富帶後富,可有人先富起來之後不帶我就算了,怎麼還要求我996、007吃苦耐勞在先,房貸、車貸在後……

當然,也不都是這樣。沒有忘記帶別人致富的企業家,大星主動誇過很多,比如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

上次央視採訪,他反覆說自己當了17年農民,並且談起了在江西搞贛南臍橙的往事,當時細節太少。

我估計央視的感受和大星一樣,所以他們又採訪了一次。就是這次採訪,讓大星思考了很多問題。

鍾睒睒和他的團隊是2007年到贛州地區投資的,主要在贛南臍橙產地的安遠縣和信豐縣建了種植基地和加工廠,一開始投了8000萬。

廠子開建的時候,鍾睒睒和臺下的300多個農民兄弟說王侯,不是不是,往後,農民富,中國強。

這套嗑我估計農民兄弟都聽膩了,別說你一個做生意的了,領導們也都愛這麼說。

上世紀70年代,信豐縣引進了華盛頓臍橙,贛南從此開啓了種植臍橙的歷史。現在的贛南已經有很多品種的臍橙,比如紐荷爾和哈姆林。

那時候的贛州人種植橙子,還是很典型的靠天吃飯的小農經濟。果農把樹種在丘陵地區,不單幹農活和運輸不方便,而且溫度低,果樹發育慢成熟晚。

這不怪大家,小農經濟的特點就是大家只考慮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平整的地方要種口糧和其它經濟作物,運輸問題不用考慮,反正歷來都是販子們上門收,或者自己拉到山南海北,一斤5毛,8毛,賣不賣得出去全憑運氣。

鍾睒睒說他之所以相中贛南,是因爲這裡是革命老區。一開始這句話我沒聽懂,後來我仔細研究了農夫山泉在當地的時間軸。

第一批果樹品種不好,榨汁苦,工廠還經常停水停電這些,都是小事。

2013年,贛南地區爆發“黃龍病”(柑橘木蝨傳播的細菌性植物疾病),這個病沒什麼治療辦法,只有砍樹,農民當然不捨得。把患病的樹砍掉,當地政府一棵補給幾塊錢,換誰也不捨得。

農夫山泉這時候站了出來,砍一棵樹給農民補貼50塊,還在果園裡給他們掛防蟲網。

如果只是這樣,其實也沒有什麼說的意義。現在很多搞直播的人甚至電商平臺,提起助農其實就是說自己幫農民賣了多少農產品。相比之下,去當地建廠,給農民提供基礎幫扶,只是多走了一步而已。

去年,贛州的臍橙種植面積194萬畝,產量接近200萬噸,這裡面十分之一的果子是被農夫山泉買走的。

我和京東的採銷聊過,他說單品購買量大的話,是可以控制價格的。在農夫山泉之前,贛南臍橙的收購價格常年低於2元,如果算上其它因素,收購價格可能只有1元。老鍾說得很委婉,當年如果從巴西進口橙子,價格只有一半。

大星看過太多利用優勢地位傷害上下游的故事,可主動擡高市場價的,只有這一個。

農夫山泉給贛州果農的報價是2.6元。三個小時內,這個價格就可以傳遍整個贛州,農戶們會直接以這個價格拒絕其它低價中間商。京東的採銷告訴我,當地所有的收購商現在都有個習慣:

等農夫山泉先報價。

你看,到底是革命老區,信息傳遞效率那是祖傳的快。

10年前,農夫山泉剛開始做17.5°橙汁的時候,當地很多農戶還在脫貧線附近徘徊。2023年農夫山泉的合作農戶平均每戶收入近20萬元,在贛州直接帶動了4000多戶果農致富,4萬果農間接受益。

農夫山泉獲得了啥呢?累計5,6個億的虧損。主持人和大星一樣困惑,他直接問老鍾,你爲什麼不能像個商人,就是收,其它事情和你有什麼關係?

其實整個採訪裡,他經常回答這個問題。比如這次在央視節目上,他又解釋起上次爲什麼要噴直播,他說你這一次是幫他了,明年幫不幫他?給農民一個錯誤的信息這個東西可以大賣,我可以大種。但往往農民得到這個信息以後,他第二年種下去以後賣給誰?

真的幫助農民,要從紮根田間地頭開始,循序漸進。這是老鐘的第一層。

採訪裡有一段大星印象很深,一個農夫說我只會鍾臍橙,產量我可以把控,價格我把控不了。這就是我很感謝農夫山泉的原因,價格每年逐步上漲,以前的負債我都還清了。

這是經濟學101最經典的一課了,供需和價格。老鐘沒吹牛皮,這裡的農民羣體確實進步了,這是他的第二層。

採訪的最後,老鍾和主持人走上一個平臺。他又談起剛來這裡時,就知道這裡是革命老區,是貧困地區,除了種橙子外沒有別的出路。

這個大星同意,他還說讓農民從初加工變成精加工,他就有了產業和學習能力。有了學習能力,他就是一個進步羣體,不是一個落後階層。我們要去引導,去激發他們的創造性:

沒有人沒有創造性。

這回答了我一開始的疑問,好的分配機制需要有人搞制度設計,需要有長期堅持,也需要有先富起來的人捨得賠錢。

我,默默掏出了小紅本,人民萬歲這句話,有人忘了,有人掛嘴上,可終究還是有人放心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