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研發行動光學神器 0.1秒拍出「醫美級」膚質檢測報告
中山大學研發的外掛模組僅手機殼大小、重約120克,拍攝速度達毫秒級,成本約5千至1萬元。(中山大學提供)
國立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研發長林宗賢,率團隊以「液晶極化技術」開發出全球首款「行動式極化光膚質檢測系統」,將科研成果轉化爲日常保養科技,居家就能進行醫美等級皮膚檢測,榮獲國科會「2025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未來科技獎」肯定。民衆只需將手機裝入專屬外殼,開啓App一鍵拍攝,即能在0.1秒內取得微血管、棕斑、痘痘與細紋等膚質指標,讓「醫美級檢測」走出診所。
林宗賢指出,這款行動系統的最大突破,是打破傳統VISIA膚質分析儀的空間與價格門檻。VISIA體積如中型烤箱,安裝繁複、檢測需時1至2分鐘,單機售價高達50至60萬元;相較之下,中山大學研發的外掛模組僅手機殼大小、重約120克,拍攝速度達毫秒級,成本約5千至1萬元,僅爲VISIA的十分之一,使中小型診所、美容沙龍也能輕鬆導入專業級分析技術。
林宗賢強調,別看模組小巧,其內建的「液晶極化調製元件」厚度不到3毫米,卻能以低電壓高速切換極化態,搭配手機閃光燈即可進行深層膚質成像。核心演算法會即時強化微血管與棕斑對比度,自動標記痘痘、細紋與毛孔分佈,提供面積佔比統計,分析精準度堪比醫療儀器,讓使用者能長期追蹤肌膚變化。
林宗賢團隊長年深耕液晶光電元件,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顯示、感測與醫療光學領域,他也因持續推動液晶光電技術創新,獲選爲2025年美國光學學會(OPTICA)會士。
這項榮獲「未來科技獎」的創新成果,將成爲智慧醫美與健康管理的新契機。研究團隊正規畫結合AI影像診斷與雲端健康資料庫,推動個人化膚質檔案管理,未來更可延伸至皮膚病變早期偵測與遠距健康監測,讓光電科技真正走進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