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高雄大學重啟合併協商 培育半導體人才領先地位

中山大學、高雄大學今年重啓兩校合併討論議題。記者郭韋綺/攝影

中山大學、高雄大學合併議題擱置6年,今年兩校重啓討論合校議題,中山大學表示,3月底校務會議若通過合併討論,仍需高大校務會議討論同意,兩校纔會正式啓動合組合校工作委員會。對此,高大表示,待收到中山大學校務會議決議結果,若有意討論合校事宜,將就合併相關議題啓動校內意見徵詢。

中山大學、高雄大學合併已談論多年,2019年高雄大學校務會議做成決議,通過兩校合倂案,當時傳出卡在校名問題談不攏,最後破局,擱置至今。

如今兩校重啓合校議題討論,產業界人士認爲,近年高雄爭取到臺積電設廠,中央主導的南臺灣半導體S廊帶逐漸成形,陽明、交大也到高雄設分校,加上少子化衝擊,讓中山、高大兩個中小型大學感受壓力,成爲重啓合校討論的契機。

去年11月,高雄大學遞橄欖枝邀請中山大學到校交流,雙方就研究、教學資源共享、校園空間規畫等多項議題交換意見,對持續加深合作、共同提升高教競爭力達成共識,中山大學今年3月5日行政會議就通過支持與高雄大學探究合校的可能性,願就相關議題展開討論,做出善意回應。

今天中山大學邀請高雄大學校長陳啓仁、副校長莊琇惠等逾20名一級主管回訪,雙方分享未來展望並提出看法。陳啓仁提到,近年來國際趨勢與產業發展的戰略調整,高雄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陳啓仁表示,高雄大學做爲臺灣最年輕的國立大學,致力於高科技人才的培育對接、積極參與地方治理、深化經營新南向國際事務、建構永續低碳校園、AI與數位孿生教育、都市防災、重點運動競技人才培育等,法學院、建築學系、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以及位於科技羣業落軸心的廣大校地,皆是能與中山大學深化實質合作條件與能量。

陳啓仁說,兩校多年來合作已具基礎,透過近來更積極的互訪希望提升兩校合作層次與發展決心,由衷感謝中山大學的安排與邀請,促成今天交流與對話。

中山大學校長李志鵬強調,高教競爭日趨激烈,中山與高大2014年結盟,在研究、教學、推廣教育、圖書、學生活動和行政方面多有合作,並於各領域厚植研究能量。

李志鵬表示,中山大學致力鏈結大高雄地區大學與研究單位,組隊爭取大計劃,規畫大高雄區域特色領域研究,包括生活化醫學研究、下世代半導體生長與封測、量子資安研究、海洋工程與海洋科學研究港市合一所需管理人才與物流研究、協助傳統鋼鐵、石化、農業、養殖產業高科技化、環保與循環經濟研究、電力與水資源高效率配置與再利用研究,期能創新並深化與高大的合作項目,共同爲大高雄地區共榮共好打拚。

3月底將召開校務會議表決,高大6月6日也會召開校務會議討論,若雙方均願意討論合併,兩校將合組合校工作委員會,分別於校內召開說明會、座談會及公聽會,廣泛蒐集意見,最終合併與否,仍須兩校校務會議拍板決定。

中山大學、高雄大學今年重啓兩校合併討論議題。記者郭韋綺/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