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餅沒賣完」去哪了?內行曝最終下場 你絕對沒想到

中秋剛過,未賣完的月餅去哪了?(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中秋節剛過,由於月餅屬於節日限定商品,即便商家積極促銷,每年仍有大量月餅無法賣完。內行人士爆料,這些下架存貨的去向多元,包括作爲員工福利、進入臨期商品市場,或用於飼料加工等用途。

陸媒《深藍財經》報導指出,雖然許多商場在中秋節前推出「買一送一」、「買十送一」等促銷活動,但北京一間連鎖超市員工透露,「中秋當天我們只營業半天,剩餘月餅隔天就得寄回廠家。」過往經驗顯示,即使節日當天推出優惠促銷,仍難完全清空庫存。

河南一間月餅製造廠則表示,若節日當天仍有剩餘,會以三折甚至更低的價格批給周邊超市,讓商家以「清倉特價」消化存貨;部分企業則將滯銷月餅作爲員工福利,避免浪費。

除了折扣銷售外,近年「臨期月餅市場」逐漸興起。河北一名中間商指出,接近保質期但仍可食用的月餅,每噸收購價約1500元人民幣(約新臺幣6400元),仍有一定市場需求,商家透過低價回收再轉售。

至於完全無法銷售的月餅,部分則流向飼料產業。報導指出,這類月餅通常以每噸約500元人民幣(約新臺幣2100元)價格出售,經飼料廠加工後成爲動物飼料原料,也算是「食品循環利用」的一環。

對於過期月餅,大陸央視報導稱,依規定必須由相關部門統一回收,經「染色、毀形」處理,防止再次流入市面,同時確保不會把回收月餅作爲原料再次加工生產。

然而,網路上也流傳部分廠家二次利用月餅的說法。有網民爆料,未售出的月餅會被搗碎,作爲次年新月餅的餡料。「今年吃的是去年的月餅餡,明年吃今年的月餅餡」,此言一出,引發網友熱議與食品安全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