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烤肉健康指南!國健署籲「兩少一多」防大腸癌上身

燒烤、紅肉與加工肉品會增加大腸癌風險,國民健康署特別呼籲民衆在烤肉時謹記「兩少一多」原則。(圖片來源/Pexels)

中秋佳節即將到來,國民健康署特別提醒,燒烤、紅肉與加工肉品均會增加大腸癌風險,呼籲民衆在烤肉時謹記「兩少一多」原則,才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兼顧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加工肉品已被列爲一級致癌物,紅肉則被列爲2A級致癌物,食用過多恐增大腸癌風險。此外,烤肉過程中,肉類油脂滴落炭火時產生的油煙,會形成多環芳香烴(PAHs)等致癌物質,這些物質不僅會附著於食物表面,更有可能透過呼吸、皮膚吸收進入人體,提高罹癌機率。

1、 少加工

鹽漬、煙燻及含亞硝酸鹽的加工醃製食品含有致癌物質,會增加大腸癌風險,建議改用水煮、蒸或微波加熱的烹飪方式,減少油煙與毒素產生。

2、少紅肉

研究指出,平均每日攝取100克紅肉,將增加約17%的大腸癌風險。建議民衆以雞肉、魚肉等白肉取代紅肉,降低腸道負擔。

3、多蔬果

烤肉也要搭配各色蔬果,補充膳食纖維及維生素,有助促進腸道蠕動、排除毒素。

此外,國健署也提醒,45-74歲民衆及40-44歲具家族病史者,可每2年進行1次免費的大腸癌篩檢,及早發現治療,能夠大幅提升治癒率。中秋團圓之際,不妨用健康的方式與親友共享美食,也爲自己與家人的腸道健康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