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運用人工智能開展預包裝食品標籤巡檢

本報訊 (記者謝 旺)近日,從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從企業需求、監管痛點出發,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和《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要求,在全國首創開發了預包裝食品標籤AI(人工智能)巡檢應用。這對於規範企業預包裝食品標籤標識行爲,保障消費者知情權,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將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一些食品企業在預包裝食品標籤標識方面存在字體大小不規範、營養標籤不符合要求、產品名稱不真實等問題。預包裝食品標籤AI巡檢應用以風險預警爲着力點,圍繞高效識別標籤、準確解析問題、快速預警風險、閉環整改管理的思路,集成了現行有效的國家食品安全標準、政策文件、可加工食品原料、標籤判定案例等基礎數據庫,通過OCR(光學字符識別)、DeepSeek大模型算力支持等技術,對標籤進行全方位多角度自動解析,輔以人工複覈,實現對預包裝食品標籤標識問題的快速智能審覈,有效化解標籤潛在風險點。同時結合消費者關心的突出問題,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將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食品添加劑排查作爲重點巡檢指標。

預包裝食品標籤AI巡檢應用的推廣,將有利於降低重慶市食品相關企業經營成本,減少重慶產食品的投訴和退貨,助力重慶市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6月中旬以來,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已在巴南、榮昌等區縣生產食用植物油、火鍋底料、肉製品、大米、糕點、酒類等食品類別的67家企業先試先用,巡檢標籤300餘個。下一步,該局將擴大該應用的適用範圍,切實規範食品企業預包裝食品標籤標識行爲,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