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巫山建平鄉柳坪村:“三防”築牢森林防火安全防線
近期,重慶市巫山縣持續遭遇高溫炙烤,多地拉響高溫預警,森林火險等級持續攀升,防火形勢異常嚴峻。面對“烤”驗,建平鄉柳坪村主動作爲,創新推出“技防+人防+物防”三位一體防控體系,全方位織密森林防火安全網,堅決守護人民羣衆財產安全和綠水青山。
技防:科技“前哨”擦亮監測 “千里眼”
針對連綿起伏、植被茂密的複雜山林,柳坪村將科技力量作爲防火“前哨尖兵”。依託覆蓋全村的重慶森林防滅火智能系統,高清攝像頭24小時在線值守,時刻掃描着柳坪的每一寸土地,構建起全天候、無死角的監測網絡。
8月1日,正在重點區域巡查的村級林長龔武兵手機突然接到急促報警,柳坪村1社局部溫度異常驟升,他立刻將警報信息推送給臨近的護林員向雲平,同時調轉方向前往現場。得益於系統精準定位,村應急小分隊也同步收到指令,攜帶裝備火速馳援。當龔武兵趕到時,發現是幾片因強光聚焦乾燥枯葉形成的局部熱點,尚未產生明火。“虛驚一場,但這警報響得值!”龔武兵感嘆,智能監控如同“千里眼、順風耳”,讓隱患無所遁形,極大提升了響應速度。
同時,無人機成爲巡護“尖兵”。建平鄉指揮中心定期操控無人機,深入人跡罕至的偏遠溝壑、陡峭山林進行空中巡查,利用其靈活機動、視野開闊的優勢,將高清畫面實時回傳至指揮大屏,徹底掃除地面監測盲區。
“高溫酷暑下,傳統‘人海戰術’巡查效率低、風險高。”柳坪村黨支部書記李學木介紹,“科技手段的應用,讓我們能更早洞察風險、更準鎖定隱患,防火效率與精準度實現質的飛躍。”
人防:羣防羣治築牢羣衆“防火牆”
森林防火,關鍵在人。柳坪村着力構建羣防羣治嚴密防線。每天清晨,當陽光變得灼熱時,護林員龔存友便戴上草帽,揣着記錄本,開始巡查,重點盯防墳頭集中、靠近農田的“高危區”。
在莊屋樑子的梯田邊,龔存友攔住了正要點火焚燒秸稈的村民蔡開金。“蔡哥,可不敢在坡上燒秸稈!草幹火星一吹就躥上樹!”蔡開金聞聲,立刻收起打火機:“龔大哥,我忘了村裡天天講的‘一根火柴毀片林’了。”隨即改用鐮刀將秸稈歸攏,準備後續處理。
這樣的轉變,源於柳坪村應急防火先鋒隊的持續努力。負責全村防火工作的龔存釘帶領12名隊員分片包乾,每人負責1個社林區。隊員們隨身攜帶“三件寶”:循環播放防火須知的擴音喇叭、夾取未熄菸頭的鐵鉗、記錄林區毗鄰戶及重點人員信息的記錄本。他們既是巡查員,更是宣傳員。
“以前是我們追着勸,現在村民看見冒煙就喊我們,連小孩都知道‘山上不能玩火’。”龔存釘欣慰地說。遠處田埂上,幾位村民正自發清理枯草,“這道‘人牆’,是大夥兒一起砌起來的。”村民防火意識的顯著提升,成爲“人防”最堅實的根基。
物防:夯實根基鍛造應急 “尖刀班”
爲隨時迎戰突發火情,柳坪村在物資儲備和應急能力建設上下足功夫。滅火拖把、鐮刀、滅火器等專業裝備儲備充足、性能良好,確保關鍵時刻“拿得出、用得上、撲得滅”,爲應急處置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
“物防”更重實戰。柳坪村定期組織開展貼近實戰的高溫環境防火演練,模擬火情應急處置全流程。從迅疾響應、快速集結,到精準撲救、協同作戰,應急隊伍在一次次演練中磨礪技能、淬鍊本領。
“第一次在這麼熱的天‘打仗’,感覺機器沉,熱氣烤,但練過心裡纔有底!”隊員張科鬆演練後感慨道。高強度演練的目的,就是確保每一位隊員在關鍵時刻都能成爲頂得上的“尖兵”。
高溫仍在持續,柳坪村的“三防”體系如深根大樹,穩穩紮根山林。智能監測讓隱患無處遁形,村民自覺讓防火成了習慣,充足物資讓應急有了底氣。行走村中,無人機巡空、護林員穿梭,科技、人心與物資築成的“銅牆鐵壁”,正守護着每一片綠葉,爲鄉村振興鋪就鮮亮的生態底色。
通訊員 何善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