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數字化碳管理賦能綠色發展
新華社重慶4月22日電 題:重慶:數字化碳管理賦能綠色發展
新華社記者黃興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面。記者近日在重慶多地走訪發現,不少區域及企業加快佈局數字化碳排放管理,助力綠色發展。
走進長壽區能源大數據中心,只見大屏幕上實時跳動着各類數據,各條產業鏈及重點企業能耗、碳排放量清晰可見、一屏全覽。“通過對產業集羣和重點企業實行多維度碳排放監測,我們全面掌握區域內整體碳排放情況,持續推動低碳化、綠色化轉型。”該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部分國家和地區還提高了進口產品的碳排放標準,強化碳排放管理是大勢所趨。面對國際綠色貿易新規,部分龍頭企業加強了碳排放管理。然而,數字化碳管理手段缺乏、無人支撐減碳服務等痛點仍然存在,中小企業對碳監測、碳盤查、碳足跡認證等服務需求較大。
國網重慶長壽供電公司運營監測管理專責王鄭興介紹說,瞭解到長壽產業園區及中小企業在碳管理方面的需求,公司基於園區企業各環節用能數據,打通電、能、碳轉換鏈條,構建企業級電碳模型,通過“以電折碳”開展碳排放監測,並實現碳盤查報告自動生成,爲企業提供及時、準確的碳排放數據。目前相關服務已在多家公司試點,下一步將逐步擴展至長壽區其他控排企業。
“去年,通過引入供電公司碳排放監測解決方案,‘一次投入、長期使用’,我們實現了更加精細的碳排放管理。”重慶卡貝樂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維保部副部長黃忠欣說,作爲天然氣制甲醇企業,公司被納入全國和重慶市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依託供電公司開發的模型,實現實時能源消耗數據採集,自動生成碳排放報告,爲精準掌握生產時序、優化碳交易決策提供支撐。
隨着綠色供應鏈加快興起,不少企業對碳足跡認證需求也愈發強烈。重慶望變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在當地供電及能源部門的輔助下,公司對主要的變壓器產品編制了從原料、生產到報廢等全生命週期碳足跡評價報告,獲得產品碳足跡認證證書。“通過開展碳足跡評價,爲我們融入下游客戶綠色供應鏈、進一步拓展市場份額提供有力支撐。”該負責人說。
據悉,作爲重慶綜合性化工基地之一,長壽區近年來積極實施一批節能降碳技改項目,重慶鋼鐵、川維化工、卡貝樂等重點企業建成碳回收裝置。當地還力促企業加強碳排放管理,推動全區單位GDP能耗下降。
像長壽區一樣,重慶多地正持續推動精準覈算碳排放,助力綠色轉型。如位於南岸區的重慶美的通用製冷設備有限公司近年來部署“光伏+儲能”,並開展節能設備更新,降低各生產環節能耗,打造智能碳管理系統,監測能耗情況並可實時預警。目前,該公司萬元產值碳排放較幾年前下降超三成。
瞅準碳排放管理“藍海”,一批服務商也推出針對性產品及服務,以滿足市場需求。記者從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瞭解到,近年來,該公司着力探索“覈查、減排、交易、認證”碳普惠一站式碳中和路徑,還正在搭建“雙碳”數字服務交易平臺,將整合各類“雙碳”服務資源,面向“雙碳”需求企業開放平臺,提供碳資產管理、碳計量、碳覈算、碳足跡認證、碳標籤等涉碳服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