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金科西城大院樓起樓塌,值得業主、業委會、社區街道深思!

重慶金科西城大院的樓起樓塌,

值得業主、業委會、社區街道深思!

最近重慶,再次吸引了全國業主和業委會的關注。

因爲這個小區業主發起了對業委會進行審計的訴求,可能業委會一度未配合,導致了業主的更加關切。

網上流傳着一些圖片和視頻,說明業委會和業主之間的信任已經崩塌,所以才鬧得沸沸揚揚。從網絡信息看,業主訴求強烈,引起了不小震動,貌似有聚集、拉橫幅等情況。

可見應該系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狀況,否則一般不會如此局面。

一、金科西城大院的輝煌

重慶九龍坡街道巴南社區金科西城大院,是重慶較早的富人住區之一,佔地:8萬平方米,總建面:40萬平方米,總戶數:約3300戶。

開發商:重慶市金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物業管理公司:重慶金科物業管理公司,物業費1.6-1.8元(注:本段數據來自網絡,是否與現狀吻合,待覈)。此小區分段開發,最早建成區2007年交房,金科物業服務已滿17年。

公衆號“重慶樓市新認知”2022年報道:由於金科物業的細心打理,小區景觀綠化堪稱重慶一絕,成爲網紅打卡地,是西城大院住戶的驕傲;由此,該盤成爲九龍坡當紅二手房,幾度牢佔九龍坡二手房成交榜首,是當之無愧的流量王。

二、金科西城院築高樓!

金科物業,在該樓盤的服務,堪稱可圈可點。

西城大院的業委會,據說也是重慶扛把子的業委會。

據說這位業委會主任,非常難得,是女同胞,且是位老同志;據說是“重慶市業委會交流互助平臺”的五位管理組成員之一。

從筆者獲得的公衆場景照片,看這位女主任,應該是有些文化,現年估摸超過65-70歲。

所以金科西城大院外有網紅口碑,內有各種“獲獎”牌匾,網上還有各種獲獎。

全國業主看了,肯定覺得這是一個讓人羨慕嫉妒幸福家園。

2022年入選第三屆中國幸福社區示範獎;2024年再度入選,全國業主看了,肯定覺得這是一個讓人羨慕嫉妒幸福家園。

筆者感覺這個獎,更多是對西城大院綠化景觀的讚譽,對金科物業綠化服務水平的讚譽。業主因綠化美好,的確能感到居住幸福感,但這不能代表全部,事關居住幸福的指標應該還有很多,其他因素也能影響居住體驗、業主獲得感的。

三、金科西城大院的樓塌了?

然而,最近兩天的網上流出的圖片和視頻,讓業主們的三觀,碎了一地,都想知道到底重慶西城大院發生了什麼?爲什麼對這樣優美的小區、這麼“優秀”的業委會,業主還要發起對業委會審計訴求?並且不依不饒,不審計不罷休?

大家都知道:對業委會進行任內審計、離職審計,對物業進行代管公共資金審計,動用維修金工程審計等,都不是新鮮事,各地住建部門的官方老早已發文要求過,並已成很多小區的標準程序。

這個小區,能維持得這麼好,除了金科物業的細心維護,應該小區應該也是投入了不少實實在在的費用的,所以可能部分業主覺得:這些開支雖說用於公共部位,但需要透明、需審覈。

筆者從萬能的網絡,找到了一點蛛絲馬跡,具體如下:

據說西城大院先後已投入了超100萬元改造和升級小區的各種設備設施。比如,在2021年3月業委會與物業協商在每棟樓入戶大廳以及車庫出入口安裝監控設施,同時在小區主出入人行道閘安裝人臉驗證開門新設備,不僅讓小區的業主出入更便捷,也更有安全。再比如,升級小區內100多個路燈、對車庫電梯前室牆面進行整體翻新、把小區裡的康樂設施全部換成了硅PU地面,整個小區更明一亮、美觀。把草坪升級爲休閒廣場,將15、16棟間空地改成了清幽的小廣場供業主休閒玩耍。金科西城大院的物業懂業主們的需求,把錢都花到了最需要的地方,所以在這一系列整改之後纔會好評如潮。金科服務的美好家園計劃早從2018年就開始實施一直延續至今,西城大院的業主們應該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以上斜體內容,來自公衆號:樓市新認知。

這是正當合理的要求,鬧到這個份上,不得不讓人瞎想:難道有誰不想審計,難道有誰擔心審計?或者,以前在使用流程上有不規範、不到位之處嗎?

四、草根談:小區治理中的困局

草根,最近寫了好幾篇關於重慶住宅小區的小作文,通過重慶棕櫚泉小區、喜馬拉雅小區案例分析,發現國內住宅小區,普遍面臨相似的困局,並試着分析了成因,有興趣的可以去讀讀。

這次看到西城大院小區事例,不得不感慨如下:

看來小區有了顏值擔當,小區業主也不一定就真都感到和諧與幸福的。

隨着業主意識的全面覺醒,業主們要求小區事務業主當家做主,要求小區事務決策的參與權、知情權,要求公共利益得到透明管理並被業主監督,這些都不容忽視。

4.1、物業應反思的問題

通過網上有限信息,本案例的金科物業,應該是服務比較到位的,與業委會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很融洽的。但是,金科物業也同樣犯了一些錯誤,並且導致業委會建高樓然後樓塌了。

有點功虧一簣的感覺,以下辛苦貌似白費一般。

作爲比這個老人團業委會更懂小區管理的物業企業,更深諳業主心態的老牌物業,草根判斷可能金科物業依然有這個物業通病:即:金科物業和業委會、社區街道的融洽相處中,依然沒有對業主的敬畏心,在代管業主公共資金上,維修基金使用上,做到了恪守公平公正公開原則了麼,或者有去友情提醒業委會做到這些了麼,所以導致了本次爆發嗎?

筆者老早說過:不要製造信息繭房,小區公共收益的收入與支出、小區公共信息,等等,及時按流程按規矩公平公共廣泛告知業主,纔是增進小區各方互信的不二法寶。

4.2、、業主應反思的問題

草根觀點,僅供參考:其實業委會本就略帶公益的羣衆自治組織,本身不夠專業,其實精力也不夠,加之一些是老人,對流程要求很苛刻不現實,只要價格公道、沒有私利輸送,公共資金都用到小區公共事務中了,那麼苛求程序無瑕就沒有必要,略有瑕疵不足不宜深究爲宜。

4.3、業委會應反思的問題

同樣應保持對業主的敬畏心,同樣需要將小區各種信息及時傳達,告知業主,不要覺得爲小區付出了很多,內心覺得問心無愧,是公正公平的,就可以不做公示公佈,就可以作爲小區的當家人隨意做主。儘可能的完善業委會的決策流程,儘可能的讓更多業主參與決策,讓業主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得到更大的尊重。

筆者認可業委會和物業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但是必須要有自我的立場,別混成一家人,代替物業申請示範小區,就顯得有點內外不分了,多少讓人感覺貌似和物業親如一家。要知道,物業作爲一個盈利企業,永遠不可能和業主的利益站在完全一致的立場上。

4.4、社區街道應反思的問題

部分業主,甚至部分社區,喜歡老年人作爲業委會的成員,可能是與小區的老年人見面的機會多,但是小區的業委會成員不是找志願者,也不是找社區跑腿者,更不是找社區的肉喇叭,其實你們看中的往往是不適合做業委會成員的。作爲業會成員,更多的需要專業知識,管理能力,統籌經驗,協調能力。

同時,社區和街道,應該進一步加強對業委會的管理和指導,有時候花好月圓的背後暗藏危機,什麼獲獎,什麼網紅打卡地?,可能都是浮雲,小區業主真正的權益,業主的真實感受,可能是更加重要的。

另外,幸福社區示範獎的評選社區街道把關可否更嚴格一點、更嚴謹一點?評選前先了解一下小區的公共收益是否合理使用?,小區的公共資產是否業主擁有使用權和收益權了?,小區的物業或者業委會運行是否規範了?,不然有可能打臉來的太快!

備註:本文圖片來自公衆號樓市新認知、金科物業、安居客、百度,如涉及版權,請告知筆者下架圖片。

請“星標”關注本號,防止迷路!

敬請點贊、轉發,傳播真善美!

關注、收藏、看一看,纔會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