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代表團建議:支持成渝地區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黃仕強
3月4日,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重慶代表團提交了《關於支持成渝地區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議》,籲請國家層面支持成渝地區在開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享受減計收入稅收優惠、高技術人才移民、新建概念驗證等平臺用地納入科研用地等先行先試政策試點。
2020年1月,中央財經委第六次會議部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強調要將成渝地區打造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後續,相關政策文件不斷細化落實,2021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專章部署,2023年《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總體方案》、2025年《關於新時期進一步加強成渝地區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相繼印發。
近年來,川渝兩地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方面成果顯著。然而,建設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川渝兩地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與西部大開發政策重合無法疊加,導致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積極性不高。同時,我國尚未實施技術移民政策,限制了川渝對高技術人才的吸引。
爲此,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重慶代表團提交建議,籲請國家層面支持成渝地區先行先試多項政策。包括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享受減計收入稅收優惠、高技術人才移民、新建概念驗證等平臺用地納入科研用地等方面試點。還建議通過調整稅基,讓川渝高新技術企業能疊加享受西部大開發與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降低稅率。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上,在優勢領域開展“報備即批准”試點,試點分行業認定,差異化設置研發投入強度要求,以此助力成渝地區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