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瀋陽)集結中心往返開行列車突破1700列,開行數量居東北第一
本文轉自:人民網-遼寧頻道
人民網記者 王斯文
8月23日,隨着一聲汽笛長鳴,一列滿載着55個40英尺集裝箱電器、機械裝備、日用品的中歐班列從國家中歐班列(瀋陽)集結中心駛出,這趟中歐班列將通過滿洲里口岸出境,直抵莫斯科別雷拉斯特物流中心,全程運輸距離8000餘公里,運輸時間僅10天,實現了境內外“樞紐對樞紐”高效直達。
今年1月,瀋陽成功獲批國家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截至目前,中歐班列(瀋陽)集結中心累計往返開行中歐班列達1700餘列,運輸貨物突破13萬標準箱,服務國內外企業超2000家,年均進出口貨值逾10億元,開行數量持續領跑東北、穩居東北第一,成功躋身中歐班列全國十五強,爲遼寧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自投入運營以來,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主動服務新發展格局,加大投資推進中心建設,加強運輸、調度、車輛等部門協作,做好貨源組織、箱源調配、空車選用;深化與發貨企業對接,協助釐清貨物品類、完成裝載加固與報關檢驗,嚴格落實“優先配箱、優先配車、優先裝車、優先掛運”的“四優先”原則,通過精準調度指揮緊盯每日計劃兌現,全程掌握配車、掛運、交接、裝車各環節情況,加快車輛週轉和空車使用,全力提升運輸供給質量,確保每趟中歐班列正點交接。
國鐵瀋陽局瀋陽鐵路物流中心作爲核心運營力量,依託中心提供的集裝箱集結到發、場內裝卸搬運、掏箱裝箱、堆存理貨、海關監管、報關清關、貨源組織等“一站式辦理、一條龍通關”服務,持續完善硬件支撐——初期即具備2150個標準集裝箱位堆存能力,歷經兩年多建設發展,已推動中心堆存能力提升至3000個標準箱位,每年可支撐1500列班列作業需求,爲班列高質量開行築牢設備設施根基。
在此基礎上,瀋陽鐵路物流中心進一步打造“通道並行、多點直達”運輸網絡,目前已實現滿洲里、綏芬河、同江、二連浩特、阿拉山口、霍爾果斯“三通道六口岸”全覆蓋,班列可延伸至波蘭、西班牙、德國等20餘個國家50多座城市,形成“一列牽動、多城聯動、多式聯運、多國共運”的發展格局。
效率與成本優勢的疊加,讓班列成爲企業“走出去”的優選。當前班列到達俄羅斯約12天、到達德國約18天,運輸時間僅爲海運的1/4,費用爲空運的1/5。瀋陽鐵路物流中心更創新空間設計,將鐵路作業線直接嵌入海關監管區域,較常規操作減少一次集裝箱裝卸和短駁作業,平均每箱節約成本約300元,累計爲企業節省物流成本460餘萬元,推動企業綜合物流成本平均降低15%。如今,在物流中心統籌協調下,集結中心已匯聚東北三省機電設備、長三角電子產品、珠三角醫療器械等貨源,承運商品種類突破5000種,成爲跨區域貨源集聚的關鍵樞紐。
此外,作爲國家陸港型物流樞紐建設的核心力量,瀋陽鐵路物流中心持續釋放創新價值——其自主研發的鐵路物流信息平臺,業務場景已被納入國家智慧海關建設方案和跨境貿易便利化核心舉措,成爲全國中歐班列信息化建設標杆,並在滿洲里、杭州等7個海關成功複製推廣。該物流中心依託自主研發的“數字引擎”深化與沿線國家“智慧海關、智能邊境、智享聯通”合作,積極探索“中歐班列+跨境電商”融合新模式;進一步整合區域物流要素資源,推進國際商務區和產業區建設,優化通關流程、拓展網絡輻射、強化樞紐集散功能,打造“公鐵海”多式聯運國際物流樞紐,將高效精品班列路線轉化爲區域經濟發展新引擎,從而推動集結中心構建更高能級的開放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