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愛打球卻中風「左手無法使力」 經顱磁刺激治療助改善

▲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進行「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情形,非文中病人。(圖/衛福部南投醫院提供)

記者高堂堯/南投報導

59歲蔡姓男子過去熱愛球類運動,但後來不幸腦中風,去年底因身體左側無力,經就醫治療及復健後下肢恢復良好,但左手仍然無力,無法拿筷子、扣鈕釦;蔡男和醫師、家屬討論後,自費由醫療團隊進行「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左手力量明顯改善,可握起水杯,不久後也可望恢復運動習慣。

衛福部南投醫院復健科醫師林建仲表示,中風後的神經修復需要時間,但若大腦運動迴路無法有效重建,患者的肢體功能可能長期受限,生活大受影響,「重複經顱磁刺激」則利用磁場誘發腦部神經元活動,已被證實能改善中風後的運動功能;蔡男因缺血性中風導致右側大腦受損、左側肢體無力,醫療團隊針對其大腦運動皮質區,以低頻rTMS抑制未受損半球的過度活躍,並透過高頻rTMS增強受損半球的神經活動,以達到大腦功能的平衡。

南投醫院物理治療師張鈞渝指出,蔡男接受rTMS療程爲每週五次、每次約30分鐘,並搭配密集的物理與職能治療,經四周後,上肢活動能力明顯進步,能自主擡高手臂,且逐步恢復手指的抓握與伸展功能;蔡男表示,原本以爲這輩子左手可能沒辦法再動,沒想到現在不僅可以擡手,甚至能夠握住水杯,很感謝醫療團隊的幫助。

林建仲表示,中風後半年內的黃金復健時期,除接受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等復健訓練,在接受醫師評估及討論後,也可將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納入復健的選項,有機會幫助中風後的神經功能重建,不過該療法目前尚未納入健保,需患者自費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