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部8天豪雨堪比凱米、莫拉克!氣象署總結「3大特色」 2原因成災

西南氣流過去8天造成中南部豪雨不斷。(示意圖/資料照)

由於西南氣流減弱,今(4)日整體降雨規模縮減,中南部降雨逐漸緩和,西半部地區有短暫陣雨或雷雨,澎湖及中南部局部地區雨勢較明顯。氣象署今日已解除較大規模或較劇烈豪雨作業,同時也對此次西南氣流豪雨事件進行總結,表示這次事件天天有豪雨或以上等級降雨,豪雨規模跟凱米颱風、莫拉克颱風兩起極端降雨事件相當,「本次事件特色爲,累積雨量大、降雨日數長、短延時強降雨劇烈且頻繁!」,豪雨成災的原因則包括長延時降雨、短延時雨勢。

氣象署分享降雨時程。(翻攝自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 臉書)

氣象署說明,這次西南氣流常見特徵,沿海、平原區除了因爲海峽上對流發展移入陸地,還有對流胞之間相互作用激發對流,導致同一處持續有顯著短延時強降雨,山區因西南風地形舉升作用成雲致雨,風向與山脈走勢配合時,產生持續性強降雨,東南部、恆春則是一些過山、氣旋式風場環境的對流降雨。

氣象署提到,此次降雨事件堪比凱米颱風、莫拉克颱風的極端降雨事件。(翻攝自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 臉書)

氣象署指出,0728晚起至0731清晨爲第一波西南氣流,0801下午至0804爲第二波西南氣流,兩波之間受西南風影響,雨勢無明顯趨緩、有豪雨以上等級之降雨,兩波氣流影響時程中,強降雨遍佈沿海到內陸近山區,有時在山脈附近甚至有地形鎖定式的強降雨,不但雨時長,有時也出現劇烈的短延時強降雨,是累積雨量最多的地方。

氣象署公佈強降雨分佈。(翻攝自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 臉書)

氣象署表示,此次西南氣流豪雨以低壓帶引發,強度規模堪比颱風引進的西南氣流或西南風,高雄市7天11小時累積雨量達2819毫米,且持續累積中,嘉義、臺南、屏東之總雨量皆或有接近或相當於過去凱米颱風、莫拉克颱風。

氣象署公佈此次豪雨事件三大特色。(翻攝自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 臉書)

氣象署分析,豪雨成災有兩種,長延時降雨方面,臺中、南投、雲嘉南高屏皆有豪雨等級以上的降雨,同時也普遍有短延時的豪雨,臺中、雲林、嘉義、臺南平地,嘉義、高屏山區的短延時強降雨,甚至達到3小時200毫米的大豪雨等級,其中3縣市總雨量超過2000毫米,高雄多納林道2819毫米爲最多,也出現了28年來首見的連續7天測站最大日雨量200毫米,投雲嘉南高屏17鄉鎮有17鄉鎮達超大豪雨。

短延時雨勢方面,有5天的3小時雨量超過200毫米,屬短延時大豪雨等級,有6天發生1小時雨量超過100毫米,屬致災性大雷雨,氣象署在8天內發佈了181則大雷雨即時訊息,其中有50次伴隨細胞廣播,「總結:本次事件特色爲,累積雨量大、降雨日數長、短延時強降雨劇烈且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