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談判何時能成功? 陸專家:要等美國「發生危機」
▲中美關係。(圖/路透)
記者陳冠宇/綜合報導
中美經貿高層會談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目前尚未公佈會談結果。大陸經濟學家表示,要讓談判能談成,「一種可能就是美國發生債務危機」,不過這在一段時間內不會發生,所以指望今年中美就能啓動談判,或談判能夠談成,都不太現實。
對於什麼情況下中美能談判成功,陸媒《觀察者網》引述中泰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的分析指出,不少大陸民衆期望隨着中美彼此徵收高關稅的持續,美國商品庫存大幅下降,導致物價上漲而引發通膨高漲,最終不得不降低關稅。
但他認爲,假設中國對美直接和間接出口占美國全部進口的比重爲20%,佔美國居民商品消費的10%左右,而商品在美國的CPI的權重只有30%左右,則中國商品在美國CPI中的權重只有3%左右。所以不能高估高關稅對美國通膨的影響。
▲中美近日在瑞士進行經貿磋商。(圖/翻攝央視)
「要讓談判能談成,一種可能就是美國發生債務危機」,李迅雷並認爲,中方可以對美施壓之處是中國直接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超過8000億美元;同時,中國也是外匯存底第一大國,「具備做空美元和美債的能力」。但是,從貿易戰擴大到金融戰,對誰都沒有好處。
李迅雷指出,今後幾年美國經濟和社會都有可能會持續不斷出現「失衡」現象,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中美談判纔有可能縮小彼此的「期望差」。
但他認爲,即便美元走弱,美元的霸主地位在今後很長時間內都很難撼動,因爲其他貨幣的國際化程度離美元太遙遠了;美債的信用也不會輕易倒塌,畢竟美國國會不會見死不救。
因此李迅雷表示,美國在今後一段時間內還不會面臨危機,這就意味着美國還不至於放下身段向中方求和。「故指望今年中美就能啓動談判,或談判能夠談成,都不太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