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情勢升溫 陸網紅:臺灣不能是火藥桶而是壓艙石

中美貿易情勢近期因中方管制稀土、美總統川普揚言再對中加徵100%關稅升溫。值此之際,大陸知名紅三代網路意見領袖「兔主席」提出,在美國AI熱潮被炒高當下,臺積電赴美投資成爲川普政府關注議題,這時就越有必要穩定和中國關係,臺灣此時不能再是火藥桶,而是「壓艙石」。

兔主席真名任意,是已故改革派政治家、廣東省委第一書記任仲夷的孫子。他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曾是哈佛東亞研究中心主任傅高義(Ezra Vogel)的研究助理。

兔主席11日發表文章表示,中美貿易戰從休戰到升級原因在9月中美馬德里輪貿易談判後,川普政府又新推出一系列針對中國的貿易限制措施,包括實體清單擴展、對船舶收費、針對航空公司,以及針對中國企業購買伊朗石油等,違背了「休戰」的承諾。

而這些貿易限制措施,兔主席從川普對這些措施的知情度來分析,認爲現實場景大概率就是川普政府缺乏統一協調,技術官僚「自下而上」推動這些政策,依據的其實是美國製華政策的基本框架。

兔主席特別提及美國這一輪AI繁榮,本輪AI投資熱潮的風險已從股權市場蔓延至債權市場。這種局面在美國曆史上恐怕也前所未有,使得整個經濟面臨巨大的系統性風險,而AI產業高度依賴輝達,輝達先進晶片製造產能則都在臺灣。這也成爲川普維護中美關係的新動力,避免出現任何地緣衝擊而引發AI泡沫。

此外,星媒《聯合早報》10日主辦的新中論壇上也針對臺灣在中美關係中角色進行討論,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兼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認爲,如果川普真想跟中國有一個「大而美的協議」,繞不過臺灣問題。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席睿德(Alfred Schipke)認爲,臺灣問題對北京而言比川普更重要,它可能是討論的一部分,但不會成爲談判籌碼,因爲雙方都清楚裡面的政治複雜性,外界可以預期的是,雙方可能會暫時擱置這個議題。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朱鋒則指出,臺灣問題已成爲中美戰略競爭最重要的結構性衝突點之一,川普不會輕易向中國承諾放棄臺灣這個籌碼,但「雙方相互靠攏,哪怕做一點口頭上的、新的表達調整,這個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中美貿易情勢近期因中方管制稀土、美總統川普揚言再對中加徵100%關稅而升溫,讓外界關注即將到來的中美談判可能方向。(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