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談判超預期 三方面積極變化|首席對策
5月12日,中美雙方發表《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宣佈在未來90天內暫停徵收部分加徵關稅,雙方並建立磋商機制。此次會談結果超出市場普遍預期,並避免了兩國貿易短期“硬脫鉤”對兩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衝擊。然而,階段性協議的達成並不意味着問題的終結,中美經貿關係既對兩國意義重大,也對全球經濟穩定和發展有着重要影響。
《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有哪些積極變化?爲何能在短時間內談成這樣一個卓有成效的聲明?設定90天暫緩實施有何意義?90天之後是否仍有變數?接下來哪些議題會是中美磋商機制關注的重點?對於國內外貿企業而言,新的國際貿易形勢下,應該如何應對不確定性?第一財經《首席對策》專訪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前駐舊金山、紐約總領館經濟商務參贊何偉文。
中美經貿談判成果超預期 三方面顯示積極變化
第一財經:何老師好,我們看到《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當中涉及加徵關稅有了明顯的變化,這個內容是否超出您的預期?和我們一個月之前談的內容相比,您覺得有哪些積極的因素?
何偉文:應該說這一次的成果是超出預期的。有三方面積極變化:一是關稅下來這麼多,當然是暫停,不算取消;第二個很重要的一點,不是中方先降,是美方先降,美方降了我也降。你先糾正,這是我們的底線;第三還有一個,就是美方表示要和中國保持經貿的合作,而且雙邊的經貿合作非常重要,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中方強硬態度和美國國內壓力加速談判進展
第一財經:如您所說這次達成的結果是超出預期的,爲什麼能在短期就產生一個卓有成效的結果?
何偉文:兩個方面。我想第一個就是中方堅決的態度、鮮明的立場發揮了作用。就是說你這個關稅是完全違法的,我根本不承認,你想談必須把關稅拿掉,必須平等。實際上美方也深深知道這一點,所以他要是談別的沒戲,他要麼就不談,要談就是按照這個來談。
第二是美國自己的壓力,這也證明了這一個多月以來在美國造成了極大的混亂。老百姓瘋狂囤貨,還有很多進口商拼命到白宮去遊說,先是電子信息產品要豁免,然後沃爾瑪這些零售商遊說要繼續進貨。這就說明它的關稅完全是少數政治家脫離實際出來的,很快就被經濟規律所懲罰。
最後就是他的主觀的錯誤政策擰不過經濟規律,經濟規律已經給了他懲罰。在雙重的壓力下,一箇中國的壓力,一個是美國國內的壓力,使得他不得不這麼做。
美方誤判了中美經貿地位
第一財經:對,您上次也提到了,美國當時是不惜以經濟代價來換取政治資本,現在來看的話,其實政治資本也需要建立在經濟穩定的基礎之上。
何偉文:對。他實際上沒有想到美國對中國的產品依賴性這麼大,表面看美國從中國進口,等於中國從美國進口的三倍多,所以說他說“我處於強勢地位”。但實際上從很多產品來看,是賣方市場,不是他的買方市場。
到去年12月份統計,美國有2665種產品50%以上從中國進口。其中500種100%從中國進口。這2600多種產品總共加在一起大概是1000億美元出頭。它不得不從中國買,所以它也沒有多少選擇餘地。第二,中國的反制就是說不去美國的話,我去別的地方,國內可以消化,並不說離了你就不得了,所以這麼對比下來,它沒有更多的選擇。
暫停而非取消 90天后仍存在變數
第一財經:我們看到聯合聲明當中也提到了,24%的關稅會在90天之內暫停實施,爲什麼會是90天?怎麼來設計三個月的考量?在這90天之內我們是否還存在一些變數和可以博弈的空間?
何偉文:對的。90天,24%不算取消,算是暫停,它的模式就是我們談三個月,這三個月不動,所以在中國也是這個模式,我們關鍵是看暫停期間要幹什麼。如果說暫停期間有進展,那麼就取消了,如果暫停期間沒有進展或者出現新的問題,可能要重新加徵。這裡面還存在着不確定性。
第一財經:所以您覺得90天之後,我們進一步的結果或者您進一步的預期和判斷是什麼?
何偉文:90天當然它本身存在着兩種可能性,一種正式取消,第二種就是回來重新加,這兩種可能性應該都有。但從目前中美雙方願意建設性談判這麼一個態勢來看,90天以後取消的可能性更大一點,但是我們要做好兩手準備了。
4月2日前加徵關稅或按個案進一步處理
第一財經:我們注意到,聯合聲明涉及的暫緩實施,主要是4月2日及之後加徵的關稅,在此之前雙方還有兩次互加關稅的措施,這些關稅是否也有進一步協商取消的空間?
何偉文:這次90天不涉及之前的關稅,只涉及所謂的對等關稅。對等關稅就是對中國是34%,那麼現在24%是凍結,就是暫停。也有可能90天以後取消,另外10%的基礎關稅沒有動,這個和它對其他所有國家加徵的模式是完全一樣的。
這個(《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僅僅涉及到這一次特朗普二期新頒佈的對等關稅這個盤子,之前的還沒有涉及。在這個之前有兩塊:第一塊就是4月2號對等關係宣佈之前,美國以芬太尼爲由對中國加的10%+10%,一共20%的關稅,這個沒有拿掉,這次沒有涉及。同樣中國也實行了反制關稅,這個也沒有拿掉,所以不在這次的範圍之內,這是第一塊。
還有第二塊更早的,特朗普一期對中國3700億美元的產品加徵了關稅。最後平均算下來,按照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算法,造成中國對美國出口平均關稅率是19.3%,所以那塊也沒算進去。當然倒過來中國也對美國實行反制關稅,美國輸入中國的產品的平均關稅率也是19.3%,這一塊也沒有算進去,我們相信在今後要作爲個案另行處理。
第一財經:這次談判當中最重要的以及我們最關注的就是稅率的數字問題,稅率數字降低的問題。但像我們很關注的,包括中美經貿當中比較敏感的科技、新能源等等都沒被提及到,您認爲這方面我們可能會取得哪些進展?
何偉文:這方面應該說是比較龐大比較複雜的。這一次主要集中是關稅稅率問題,把關稅稅率降下來,或者是大幅度降下來,使得雙方的貿易能夠繼續進行。
所以爲什麼我們建立一種對話的機制,磋商機制非常複雜,涉及到多方面。從中國來講關心的是什麼?一個是芬太尼對我們加的關稅要拿掉,過去的關稅要拿掉。
第二個高科技的限制和小院高牆,雖然特朗普不叫小院高牆,但他做法、性質是一樣的,而且可能更惡劣,這個要拿掉。特朗普方面,美國對中國的訴求是什麼?產業補貼,美國大量的貿易逆差,還有它所謂的技術轉讓、知識產權等等,這些問題是下一步都要談的。
今後幾個月或出現密集經貿措施
第一財經:我們看到《聯合聲明》當中也表示中美要建立機制,繼續就經貿關係進行商討,您覺得接下來哪些議題會是中美機制當中的我們可以關注的重點?
何偉文:應該說中美之間不缺對話合作機制,有幾十種合作對話機制。那麼現在特朗普時期他也認同這種做法,我們再繼續做。不管怎麼樣說這個機制是建設性的有益的,我們要把它落到實處。我們相信,今後幾個月恐怕這方面會密集的出現新的一些措施,採取一些新的對話,就不同的專題舉行專門的對話,所以我相信如果沿着這個模式走,會有更多的積極成果。
美國關稅政策尚未回到正軌 需要觀察其與多國的談判結果
第一財經:中美的關稅談判這次有了非常明顯的進展,在中美之前,美國和英國的談判也有了進展,所以這可不可以說美國在關稅問題上已經開始重回正軌了,還是現在下這個論斷有點早?
何偉文:還沒有重回正軌,它對每個國家的情況都要具體分析不一樣。美國跟中國的情況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堅持WTO的原則,堅持我們的立場,就是根本不承認你的單邊關稅,你把它拿掉才談,堅決保護我們自己的利益。
高關稅擡高物價引發通脹 給美國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第一財經:現在來看的話,這次的加徵關稅有多少是轉嫁給了美國國內的消費者,美國的企業,美國的投資者,到目前爲止會造成哪些比較嚴重的對經濟的影響?
何偉文:現在關稅多少要具體算,要專業的算,不好說。原則上是美國自己承擔。因爲起碼的經濟學知識,關稅由買方承擔。
我們看特朗普第一期對中國加徵的關稅,根據牛津經濟研究所的計算,美方承擔的是92.4%,消費者也恐慌了,趕緊搶購。所以這樣看來就是說一個直接影響老百姓的生活,第二個它必然引起通脹。
按照它的最早的對等關稅來算,美國每個家庭每年要多增加800多美元的支出,全美有1億多個家庭,算下來不得了了。而且很有意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剛剛公佈的世界經濟展望,今年美國的經濟預測是1.8%,今年年初的預測是增長2.7%,減去1/3,它減的幅度比任何國家都大,所以它受到打擊了,一個經濟要下來,一個通脹要上去,通脹上去美聯儲就很難降息了。這個利息又高的話,它還債利息又高,國債的壓力又大,等等這一切都是惡性循環。
加徵關稅未徹底取消 仍給雙方企業帶來不確定性
中美經貿合作涉及兩國人民和企業根本利益
第一財經:對於國內的一些外貿企業而言,在新的國際形勢下,我們有沒有新的要應對的方式?
何偉文:(加徵關稅)暫停當然是好事,但是現在問題是暫停不等於取消了,它帶來的一個很大的不確定性。嚴格的說,不確定性比加徵關稅造成的後果更大。我們現在只能把眼前中美之間的對話機制搞好,用積極的因素穩定住,越穩定確定性越大,要朝這方面努力,但是我們同時要做好準備。
我不太贊成說中美脫鉤就脫鉤,沒什麼了不起。中美之間經貿合作,它是涉及了兩國的人民,兩國的企業,兩國的商界,涉及到大家的利益。而且如果能穩定合作,對世界經濟,世界市場都是一個積極的穩定,所以我們不能夠放鬆跟美國合作。
即便在困難時期,我們的外貿企業跟我們自己原有的美國客戶一定要保持關係,你不要輕易斷掉,要渡過難關以後,或者根據情況的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辦法。同時我們企業還要找新的市場,2019年咱們對全球出口佔世界貨物貿易的比重是12.9%,2024年14.6%,還加了1.7個點,就說西方不亮東方亮,我們還有別的市場。
第三個很重要,我們把國內市場做大,所以現在就是說我們積極支持外貿企業轉內銷。外貿的產品一般設計、技術、包裝,還有包含的消費文化都普遍先進一點,對國內也是一個促進,促進了市場的競爭,未免不是一個好事。
值班編輯: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