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高層會談 玉淵譚天:三段話解析實質性進展

中美日前發表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玉淵譚天:三段話解析實質性進展。(大陸央視)

大陸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15日發文稱,當地時間12日中美發表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關於這次會談,有三段話,值得注意。

一是,「會談氛圍是坦誠的、深入的、具有建設性的,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達成了重要共識。」

大陸常年研究世界經濟與政治的高凌雲指出,放到當前中美經貿形勢的語境下:

坦誠,就是雙方都把自己關切的問題提了出來,比如在這輪貿易摩擦中,開誠佈公地提出來,自己爲什麼認爲受到了損失,對所謂「對等」關稅是怎麼看待的,都直接地說出來。

深入,意味着雙方會在某些問題提供出一些量化的數據,這使得對某些問題的討論並不只停留在原則、表面上的分析。

建設性,證明這次會談取得了成果,並且雙方都對這些成果比較滿意。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經濟室主任羅振興分析,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取得實質性進展,有兩方面因素:

一是,這一輪中美經貿摩擦,由於美方對華加徵畸高關稅,中方爲維護自己利益堅決反制,雙方在很短時間就把關稅拉到禁止性關稅水準,因此雙方受到影響都是立竿見影。

第二個因素是,在經歷上一輪中美貿易摩擦後,中美雙方都更有經驗,雙方對彼此訴求也都很瞭解。

二是,「中美雙方一致同意建立經貿磋商機制,就雙方在經貿領域的各自關切保持溝通。」

玉淵譚天指出,接下來,雙方經貿團隊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就經貿摩擦本身而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經濟系教授龔炯表示,這一次溝通主要目的,是先把中美貿易恢復起來,在先恢復起來基礎上,中美雙方還要探討更多問題。

近期,國際社會存在一種長期敘事與短期敘事博弈:

哪些關稅是短期壓力,哪些關稅又可能是會長期存在的?

爲此,歐盟等經濟體正在評估美國關稅所引發的全球貿易轉移情況,考慮全球貿易的再平衡問題。

要知道,當前國際分工和產業鏈供應鏈狀態,基本是最符合美國資本市場利益狀態,如美國仍不取消所謂對等關稅,當越來越多公司從觀望變成下定決心的調整,勢必會讓這些人利益受損。

這些壓力,會直接反映到美方牽頭人財長貝森特身上。因此,目前看來,貝森特是較理性的。這次會談中,中方代表團也給予美方代表團積極評價。

三是,「中美雙方將盡快敲定相關細節,並將於當地時間5月12日發佈會談達成的聯合聲明。」

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這次的溝通結果,正是在前期鬥爭的基礎上,雙方相向而行得來的。

這樣的結果來之不易,有利於中美雙方,有利於全球經濟。這樣的結果,也需要中美雙方共同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