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集裝箱訂單激增近300%

本報記者 李 萌 張 晗據路透社近日報道,在中美舉行經貿高層會談,宣佈就關稅達成階段性共識後,中國赴美集裝箱運輸訂單量激增近300%。報道引述集裝箱追蹤軟件提供商Vizion的數據稱,截至5月14日的7天內,從中國運往美國的集裝箱平均訂單量爲21530個標準箱(20英尺集裝箱,TEU),而截至5月5日的7天平均預訂量只有5709個標準箱,增幅高達277%。Vizion戰略業務發展副總裁特雷西認爲,中美暫停“對等關稅”和反制關稅後,訂單開始迴流。許多航運公司對中美暫停互徵關稅表示歡迎。航運巨頭馬士基13日表示:“自中美聯合聲明發佈以來,跨太平洋服務的預訂量有所增加。”14日,德國集裝箱公司赫伯羅特稱,其本週前3天內接獲的中美訂單量已比上週高出50%。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詹森說:“我預計中美之間接下來的運輸量還會繼續增加。過去幾天的數據已顯示了這樣的趨勢。”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國際貨運預訂平臺Freightos在14日發佈的每週報告中稱:“由於8月是可能提高關稅的最後期限,今年海運旺季可能會提前開始,也可能提前結束。”路透社在另一篇報道中稱,在華盛頓和北京同意暫時降低關稅後,包括沃爾瑪在內的美國零售商以及多個服裝品牌正競相從中國工廠訂購商品,以滿足從5月下旬開始的繁忙夏季購物季需求。美國物流公司Portless稱,美國和中國週一達成的協議讓中國工廠開始恢復訂單和發貨。Portless首席執行官艾茲·羅森茲威格說,關稅下調一宣佈,客戶就說“我們進入了全力開工模式,重啓生產,重啓運輸。”東莞的玩具製造商劉女士說,“這兩天特別忙,我們正在預訂集裝箱,部分貨物已經在運往深圳港的路上。最近幾個月,路上的貨運卡車減少了,但今天……去港口的路上堵車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稱,一些公司在重新安排供應鏈和生產路線,從中國轉向其他亞洲國家以避免關稅之際,聽到了中美暫停實施部分關稅的消息。供應鏈管理公司STG Consultants的本·施沃爾說,他這週一直在回答客戶詢問,“他們在越南和印度尼西亞下了訂單,現在問‘你們能把(訂單)轉回中國嗎?’”分析師認爲,中美之間暫停徵收大部分關稅可能會導致貨運運價上漲。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新加坡和倫敦的航運高管和經紀商的觀點稱,未來約10天內,海運承運人可能會將運費提高50%左右。這意味着未來幾周從上海運往洛杉磯的貨物,每個標準箱的價格可能會超過3000美元。英國百力馬航運經紀公司集裝箱分析師喬納森·羅奇表示:“由於關稅暫停的時間確定且不斷縮短,這加大了美國進口商儘可能多進貨的壓力。我們預計貨運市場將迅速作出反應。”他補充道,整個夏季,班輪運力可能會迅速增加,船舶使用率也可能很高。手提袋製造商Bogg Bag首席執行官金·瓦卡雷拉表示,她已大幅加快中國產手提袋的製造速度,爭取在8月前讓儘可能多的產品運往新澤西州。爲此,她選擇只生產幾款熱門產品,而不是同時推出許多新產品,以便加快生產速度。據《南華早報》報道,Freightos還提醒託運人,未來幾周,無論是在始發地還是美國目的地,都要做好應對擁堵、延誤和艙位不足的準備。洛杉磯港是美國最繁忙的海港,該港執行董事吉恩·塞羅卡15日在發給《環球時報》記者的一份聲明中表示:“中美之間90天的關稅暫停和降低對消費者、美國企業、工人和供應鏈來說都是好消息。”聲明稱:“爲避免產生進一步的不確定性和貿易中斷,雙方應迅速合作,達成長期協議。此外,美國與其他國家合作降低現有關稅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