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暫停期限是否延長?外交部迴應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李萌】中美5月在日內瓦舉行經貿高層會談後商定,暫停徵收24%關稅90天,隨着8月12日期限臨近,雙方能否延長暫停期限引發外界高度關注。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11日稱,由於美國談判代表已將延長關稅休戰的決定權交給總統特朗普,而後者尚未明確表態,這引發世界兩大經濟體間緊張局勢或再度升溫的擔憂。

11日,在回答中方是否已收到美方最終決定通知以及是否會發布官方聲明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具體問題請向中方主管部門詢問。他強調,“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按照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發揮好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作用,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爭取積極成果。”

據路透社11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10日深夜在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發文聲稱“中國擔心大豆短缺”,他“希望中國能迅速將美國大豆訂單量翻兩番,以大幅減少貿易逆差”。彭博社稱,特朗普這一表態正值美國農民即將迎來下一次收穫季之際,這將增加可供出售的大豆供應量。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油籽買家,通常也是美國大豆種植戶的最大客戶,2024年中國大豆貿易額超過120億美元。然而,截至7月底的美國政府數據顯示,由於雙方緊張關係持續,中國尚未訂購9月開始的新季大豆。特朗普發帖後,芝加哥大豆期貨一度上漲2.8%,創下四個月以來的最大盤中漲幅。玉米和小麥的價格也走高。

英國《金融時報》稱,每次會談後,特朗普都對達成協議的可能性表示樂觀,但很少提供談判細節。美國農民一直擔心他們將首當其衝地承受與中國緊張關係加劇的衝擊。彭博社援引荷蘭合作銀行高級穀物和油籽分析師維托爾·皮斯托亞的分析稱,儘管特朗普發帖這樣說,但幾乎沒有跡象表明中國擔心大豆短缺,而且如果貿易關係沒有改善,中國在必要時將完全能從南美採購。

這家美媒稱,雖然中美一直在努力達成貿易協議,但其他問題讓兩國關係複雜化。據香港《南華早報》11日報道,美國副總統萬斯10日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對自中國進口產品徵收新關稅,以迴應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做法。萬斯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被問及,特朗普政府是否會像上週對新德里那樣對北京採取行動,他表示:“總統說他正在考慮,但尚未作出任何最終決定。顯然,中國問題要複雜一些,因爲在我們與中國的關係中,它影響到很多與俄羅斯局勢無關的其他事情。因此,總統正在評估他的選擇,當然,他會在適當時機作出決定。”

據報道,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就萬斯的言論表示,中俄貿易符合國際法。“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在國際法框架內與俄開展正常合作。此舉合理合法,未對任何第三方利益造成損害。中國始終堅決反對美國實施的非法且毫無正當理由的單邊制裁以及所謂的‘長臂管轄’。”他補充道,“關稅戰沒有贏家,脅迫與施壓只會徒勞無功。”

自5月以來,中美經貿團隊已在瑞士日內瓦、英國倫敦和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三輪會談。根據最新一輪會談共識,雙方將繼續推動已暫停的美方對等關稅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