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達稀土協議 WSJ:北京僅紙面放寬出口限制

中國承諾放寬稀土管制,被指仍扼制出口;圖爲中國內蒙古的一個稀土礦場。(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26日宣佈與中國達成「中國將加快向美國提供稀土」貿易協議,中國商務部昨也確認了相關細節。不過美媒報導稱,儘管中國承諾放寬,但仍扼制稀土出口,包括其相關部門正拖延對西方公司關鍵部件的申請審批,且覈准數量僅「勉強夠用」。這種出口限制僅在紙面上暫停的做法,可能會重新引發中美貿易緊張局勢。

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在中國向美國承諾將放寬稀土磁鐵出口兩週後,中國相關部門仍正拖延對西方公司申請的審批。西方公司表示,它們收到的磁鐵僅勉強夠工廠使用,且未來供應情況幾乎沒有可見度。這些公司的申請要等待中國相關部門審查數週,某些情況下還會被駁回,而用於製造磁鐵的稀土原材料的申請則很少獲批。

因此,西方企業擔心短缺現象可能很快會影響製造業。尤其企業對磁鐵需求迫切,以至每當獲得許可證時,他們都會選擇昂貴的空運,以避免代價高昂的生產停工。一些製造商也正嘗試各種變通方法在沒有最強力磁鐵情況下生產產品。

報導指出,一些西方製造商認爲這是一個將持續的挑戰,似表明中國在川普提高對華關稅後於4月份出臺的稀土出口新限制措施將在枱面下持續下去,這與白宮聲稱的關鍵部件流通將恢復正常的說法相反。

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稀土分析師Neha Mukherjee表示:「出口限制在紙面上已經暫停。然而實際情況卻截然不同」,其認爲許可證審批過程受到「官僚主義」的困擾。

報導稱,這些限制措施凸顯中國通過其強大的供應鏈所掌握的權力,以及如何利用這些供應鏈給西方企業造成衝擊,並迫使美國做出讓步。這種情況可能再次引發中美之間貿易緊張局勢。

中國商務部26日則表示,正在加快稀土出口許可證申請的審覈,並已批准「一定數量」的稀土出口許可。

另中國外交部昨宣佈,應歐盟和德國、法國邀請,外長王毅將於6月30日至7月6日訪問歐盟總部並舉行第13輪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和訪問德國、法國舉行有關高級別對話。

德媒德國商報此前引述中德兩國外交圈消息報導稱,王毅將於7月初前往柏林、布魯塞爾和巴黎舉行會談,爲定於7月24至25日在北京舉行的中歐峰會做準備。王毅並將和比利時首相德韋弗、副首相兼外交大臣普雷沃分別會見、會談。

由於中國對稀土的出口管制已嚴重影響德企的生產經營,預計王毅訪歐,稀土管制將成焦點。在中歐關係因歐盟稀土短缺問題,和雙方經貿紛爭包括電動汽車反補貼案、白蘭地反傾銷案、限制中企參與醫療器械的招標等爭議之際,爲迎接中歐峰會,王毅此行如何化解分歧受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