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90天關稅窗口倒計時,外企鏈博會“趕集”:美國參展商逆勢大增,日企借RCEP將東南亞產能轉入中國

財聯社7月18日訊(記者郭鬆嶠)第三屆鏈博會於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舉辦,“朋友圈”再擴大,海外參展企業擴容,成爲本屆鏈博會的一大看點。本屆鏈博會吸引650餘家企業和機構參展,涉及7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世界500強和龍頭企業佔比超65%,境外參展商佔比達35%。英偉達、施耐德、歐萊雅、路易達孚、美敦力等大批知名跨國公司更是首次亮相。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新關稅8月1日開始實施的背景下,美國來華參展企業的數量卻較上屆增長了15%,繼續位列境外參展商數量之首。

那麼,鏈博會究竟有何吸引力?財聯社記者在鏈博會現場觀察到,跨國公司正以“本土化深耕”與“全球化協同”雙軌並行的策略重塑供應鏈佈局。

本屆鏈博會上,松下、馬士基、霍尼韋爾、施耐德電氣、西門子、星巴克等多位跨國公司高管接受採訪財聯社記者時均強調,中國不僅是其全球供應鏈的核心樞紐,更是技術創新與綠色轉型的戰略高地。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全球經濟環境下,鏈博會在深化合作方面的作用更加凸顯。

馬士基大中華區總裁丁澤娟:推出新跨太平洋航線TP9

馬士基集團是鏈博會的“老朋友”,已連續參加三屆。

馬士基大中華區總裁丁澤娟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鏈博會作爲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爲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在連接全球供應鏈各方、推動建設更加安全穩定、開放包容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作出了積極貢獻。

關稅和清關挑戰仍是亞太出口商關注的重點。臨近中美關稅90天暫停期結束,企業正面臨潛在成本增加和合規的不確定性。

“隨着清關合規要求日益嚴格,單證要求和查驗力度不斷加大,供應鏈中斷風險隨之上升。”丁澤娟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爲幫助客戶應對這些變化,馬士基全球貿易與海關諮詢(GTCC)團隊提供關稅影響分析、採購策略評估和原產地規則支持等服務,旨在降低財務風險、確保合規性並保障供應鏈連續性。

丁澤娟說,面對國際貿易市場的不確定性,馬士基始終堅持通過海運、空運、內陸運輸等綜合物流服務,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下爲客戶提供穩定可靠的物流解決方案。多年來,馬士基在全球大量投資於倉庫、配送中心、港口碼頭、船舶和貨運飛機,能夠提供當下很多客戶所需要的更靈活的物流服務。

“馬士基近期還宣佈在‘雙子星’海運網絡中開通從中國東部經東北亞地區至美國西海岸的TP9航線。TP9 航線掛靠港序爲廈門 - 釜山 - 長灘 – 廈門,將成爲馬士基現有跨太平洋海運服務的補充,幫助客戶增供應鏈的韌性。此外,航線還提供18天由廈門至長灘的直達服務。”丁澤娟說。

松下控股株式會社全球副總裁、集團中國東北亞總代表本間哲朗:松下在華大力發展健康智能住空間、移動出行,智能製造三大領域事業

今年是松下第二次參展鏈博會,本間哲朗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松下在華大力發展健康智能住空間、移動出行,智能製造三大領域事業,事業內容都與中國國情相符、爲解決中國的社會課題做貢獻。松下希望通過三大事業,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及的改善住宅、養老服務、新能源汽車等提振消費的倡議賦能,也希望爲中國實現雙碳目標出謀獻力。

本間哲朗表示,爲了積極利用 RCEP關稅優惠,我們將一些亞洲其它國家的工廠產能轉到中國國內,比如新加坡壓縮機的工廠轉到無錫,馬來西亞壓縮機的工廠也轉到無錫,以及泰國的真空隔熱板生產產能轉到重慶等等。松下將中國作爲亞太供應鏈樞紐,不斷調整供應鏈佈局來實現高效的生產體系。

本間哲朗表示,在當前的全球貿易背景下,松下也積極優化供應鏈佈局,同時大力推進本土化戰略,加強技術創新。

“松下在中國的供應商超過6000家,每年在華採購額超過400億人民幣,我們不僅採購零部件,還採購原材料、整機、自動化的設備,提供給全球的兄弟企業。中國是松下集團最重要的供應鏈基地之一,松下已經深度嵌入中國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現在中國不僅是製造大國、市場大國,更是創新大國和工程師大國,我們非常重視與中國優秀的創新型企業的合作,已經與多家企業成立了合資公司,今後希望能與更多中國優秀企業建立合作,共同發展。”本間哲朗說。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全球供應鏈中國區負責人張開鵬:在華已建成30家工廠和物流中心

外商紛至沓來,還看好持續向好的中國市場。

本屆鏈博會,施耐德電氣集中展示了涵蓋BlokSeT預智低壓成套設備、中壓智能真空斷路器EvoPacT HVX、RM AirSeT 環保氣體絕緣環網櫃在內的中低壓硬件產品矩陣,爲上下游合作伙伴實現“雙轉型”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全球供應鏈中國區負責人張開鵬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全球多極化發展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產業鏈供應鏈面臨大變局,單純以效率爲中心已成過去,韌性、高效、綠色三者並重纔是必需。

張開鵬表示,作爲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引擎,中國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備的產業體系、豐富的創新要素及富有韌性的供應鏈網絡。

“目前,施耐德電氣在華已建成30家工廠和物流中心,包括15家國家級綠色工廠和2家世界級‘燈塔工廠’,並攜手1600多家核心供應商,構建了強韌、高效的端到端綠色供應鏈體系。”張開鵬表示。

張開鵬認爲,培養數字化人才也是打造高效、綠色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基於“數字公民”、“全員AI”等培訓計劃,預計到2025年底,超過90%的員工將系統掌握數字化技能,成爲推動供應鏈升級的“生力軍”。

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西門子中國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肖鬆博士:鏈博會正成爲推動產業鏈各環節深度融合的重要平臺

在西門子展臺,以西門子今年投運的新工廠西門子機電科技(江蘇)有限公司爲例,展現西門子應用數字孿生等數字化技術實現快速建廠和高效投運,從設計階段奠定高起點,確保建廠的一次正確性與最優化,這將爲中國企業實現海外工廠建設和投運提供有益參考。

“在全球產業格局加速重構之際,鏈博會正成爲推動產業鏈各環節深度融合的重要平臺,也爲中國企業綠色出海架起直通世界的橋樑。” 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西門子中國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肖鬆博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官劉文娟:促進餐飲零售行業更大規模的綠色轉型

今天,在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上,星巴克中國宣佈與全球領先的綠色科技企業遠景科技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未來三年,雙方將在現有綠色門店和低碳咖啡烘焙產業園的合作基礎上,基於方舟能碳管理系統,共同構建星巴克中國供應鏈碳管理平臺,逐步覆蓋星巴克中國100%的直採供應商和重要的間接採購供應商,精準測算數千個品項的全鏈碳足跡,開創“全鏈協同減碳”新模式。

“深耕中國26年,可持續理念早已融入星巴克的每一家門店和每一杯咖啡。”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官劉文娟表示,“我們期待與遠景深入合作,讓咖啡背後的供應鏈與星巴克一起向綠同行,也歡迎供應商把爲星巴克減碳的成功經驗,應用到自身經營的更廣泛領域,促進餐飲零售行業更大規模的綠色轉型。”

未來三年,星巴克將和遠景將基於“方舟碳管理系統”,共同構建星巴克中國供應鏈碳管理平臺,逐步覆蓋星巴克100%的直採供應商和重要的間接採購供應商,測算星巴克數千個品項的全鏈碳足跡,在實現量化測算的基礎上,定製減碳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