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免疫30年!陳列平錯失諾獎,或許更是諾獎的遺憾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以及本庶佑(Tasuku Honjo)共同獲得,業界對陳列平錯失諾獎表示遺憾,“陳列平與諾獎失之交臂,但他的貢獻遠比諾獎重要”!2025 年 5 月,陳列平教授在 Nature Medicine 期刊發表題爲PD-L1 and the dawn of modern cancer immunotherapy 的觀點文章,回顧他在 PD-L1 領域的發現及其在現代腫瘤免疫治療中的影響。

在諾獎頒佈的前兩年,也就是2016年12月,由復旦大學和中植企業集團合作設立的“復旦-中植科學獎”,將第一個300萬人民幣獎金也是授予了詹姆斯· P· 艾利森和本庶佑,以獎勵兩位在人類腫瘤免疫治療方面做出的貢獻,同樣是遺漏了陳列平,不能不說是遺憾。

腫瘤免疫檢查點最熱門的兩類分子,CTLA-4和PD-L1/PD-1。在上世紀80年代,艾利森在 T 細胞上發現了CTLA-4蛋白,並確證其幫助腫瘤細胞逃逸、免受 T 細胞攻擊的表型;同時,開發了通過阻斷CTLA-4通路,增強 T 細胞對腫瘤細胞殺傷能力的藥物(2011年,基於CTLA-4的藥物被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准用於黑色素瘤)。

PD-1由本庶佑在1992年發現,但是一直關注其在自身免疫病的作用,而非腫瘤免疫。1999年,本庶佑意外發現,PD-1敲除小鼠都出現了明顯的關節炎。同年陳列平獨立發現B7-H1(即PD-L1)可以抑制免疫反應。在陳列平發表B7-H1論文後10個月的2000年,本庶佑和費裡曼發現B7-H1可與PD-1結合,從而抑制免疫反應。自此,B7-H1有了新名字——PD-L1,但是他們沒有引用陳列平發現B7-H1的論文。

2002年,陳列平團隊克隆了B7-H1,並將其表達在腫瘤細胞上,發現B7-H1在腫瘤免疫中其負反饋調節作用。通過製備人源 PD-L1 單克隆抗體,他們發現多種腫瘤組織高表達 PD-L1 蛋白,而正常組織罕見表達。

多種腫瘤組織高表達 PD-L1 蛋白,而正常組織罕見表達

後續研究證實,IFNγ 是誘導 PD-L1 表達的主要細胞因子,並由此提出適應性耐藥假說:腫瘤浸潤 T 細胞識別腫瘤抗原後分泌 IFNγ,誘導腫瘤細胞上調 PD-L1,後者通過廣泛表達於活化 T 細胞的 PD-1 受體抑制其活性。這些發現首次將 PD-L1-PD-1 通路與腫瘤免疫相關聯。

基於腫瘤微環境中PD-L1表達和腫瘤淋巴細胞的浸潤情況,陳列平教授2022年一篇題爲Adaptive immune resistance at the tumour site: 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 opportunities的綜述中,他們將腫瘤微環境分爲四型。

配體PD-L1或PD-L2通過與其受體 PD1 結合抑制 T 細胞活化,從而抑制自身免疫應答。而配體CD80或CD86通過與其受體 CTLA-4 結合,抑制 T 細胞活化。PD-L1 的發現及 PD-L1-PD-1 通路與腫瘤的關聯從根本上重塑了現代腫瘤治療,同時彰顯腫瘤微環境作爲免疫治療靶點發現寶庫的價值。

日子是過現在,不是過從前!自2018年諾獎頒佈已經8年過去,我們再談陳列平錯失諾獎有點冷飯熱炒的嫌疑。正如陳列平教授在文中所寫的:作爲一名科研工作者,見證好奇心驅動的科學重塑醫學版圖,這種滿足感無與倫比(As a researcher, it is rewarding to see curiosity-driven science redefine medicine — a profound satisfaction)。

腫瘤免疫30年,陳列平錯失諾獎,或許更是諾獎的遺憾!如今,全球PD-1/PD-L1抑制劑有數十種,獲批適應症覆蓋 70 多種腫瘤類型。 那些被PD-L1抑制劑挽救的數百萬生命,或許就是頒給陳列平教授的最好“諾獎”。

陳列平實驗室網址:https://medicine.yale.edu/lab/chen/

主要參考資料:

https://biodiscover.com/industry/651789.html

https://mp.weixin.qq.com/s/ljOGID_9K5ebHCSwxbkC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