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持續拓展新興領域合作
參考消息網5月17日報道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5月14日報道,長久以來,中國一直從拉丁美洲進口石油、鐵礦石、大豆和其他大宗商品,這爲許多拉丁美洲國家提供了經濟增長的動力。但有些國家仍希望擺脫僅通過礦業和農產品來實現經濟增長和擴大出口。
中方正試圖展現傾聽的姿態。1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聚集在北京的拉丁美洲國家領導人和官員們呼籲,拓展清潔能源、5G通信、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合作。
發表這篇講話的一天前,中美宣佈暫時降低相互加徵的懲罰性關稅。習近平對出席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的代表們說,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化,中國始終做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好朋友、好夥伴。這一主題與其近期出訪東南亞以及其他外交場合的發言一脈相承。
“中方將進口更多拉方優質產品,鼓勵中國企業擴大對拉投資。”習近平對論壇的出席者說,他們包括巴西總統盧拉和智利總統博裡奇。
盧拉在這次論壇上表示,中國的需求和投資一直是推動巴西經濟增長的寶貴動力。但他也暗示巴西想在技術方面更上一層樓。
“不能任由數字革命在國家之間製造新的技術鴻溝,”盧拉說,“人工智能的發展不應成爲少數人的特權,向低碳經濟的公正轉型也需要清潔能源技術的廣泛普及。”
盧拉12日在北京宣佈,巴西在吸引中國投資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據盧拉的辦公室披露,中國企業宣佈了在巴西投資約47億美元的計劃,涉及擴大汽車製造業,以及風電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項目。他還強調了一項擬議中的巴中發射低軌道衛星的合作項目,讓居住在偏遠地區的巴西人能夠接入互聯網。中國電信設備巨頭華爲已經在巴西佔據重要地位。
另據埃菲社5月15日報道,據官方消息人士稱,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15日前往上海,在對中國進行訪問的第四天會見了中國能源和汽車企業高管。
哥倫比亞總統府發佈的聲明指出,佩特羅15日上午在北京與能源企業代表舉行會議,討論了清潔能源問題。隨後他前往上海,並將在上海結束此次訪華行程。
佩特羅在上海會見了中國汽車和能源企業比亞迪以及電氣設備和解決方案供應商思源電氣的高管。
聲明稱,陪同佩特羅會見的包括哥倫比亞財政和公共信貸部、礦業和能源部、貿易和工業部、交通部、科學、技術和創新部以及農業部的各位部長。
此前,佩特羅在北京出席了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編譯/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