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月底試射最大高度「10萬呎」飛彈 傳是這款「反飛彈系統」

中科院月底將第四度試射高度「10萬呎」飛彈,傳是這款「反飛彈系統」。(青年日報提供)

中科院從9月23日起至10月2日,將在九鵬基地進行4種自制飛彈實彈射擊,根據軍方所公佈的射擊通報,其中一款飛彈最大彈道高度爲10萬呎(約爲30.48公里),疑似中科院測試名爲「強弓專案」的「天弓四型」飛彈,但「強弓專案」分爲「一型與二型」兩款,性能均超越美製愛國者三型飛彈的攔截高度,更有「臺版薩德系統」之稱,另外二型彈爲地對地飛彈彈道飛彈,外界單難以一窺究竟。

從國防部列出的軍事採購特別預算項目中可看出,未來將採購強弓飛彈(天弓四型)128枚,顯示該型飛彈研發已臻成熟,其中「強弓一型」就屬於專門攔截彈道飛彈,高度可達到70公里的反飛彈系統,將具有攔截解放軍最新型的東風-17(DF-17)高超音速彈道飛彈的能力。

至於「強弓二型」飛彈則有兩個衍生型,A型彈目標攔截高度100公里,達到與美國薩德反飛彈系統同樣的攔截高度,B型彈爲傳聞中的新型地對地彈道飛彈,射程估計可達1000公里。

實際上,有「臺版薩德系統」之稱的TK4(天弓四型飛彈)去年完成作戰測評,併成功實彈攔截模擬彈道飛彈的天弓二型飛彈,目前已進行小量生產。

根據交通部航港局射擊通報指出,9月23日起至10月2日的飛彈射擊,最大彈道高度達「10萬呎」(30480公尺),這也是繼去年2月6日、7日,以及9月24日三度測試以來,再度有相同的試射條件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