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舉國打貿戰 習近平獲「免罪金牌」 免擔經濟不振之責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訪問越南,被指意在反制美國關稅戰。(中新社)
美中貿易戰陷入僵局,原本疲弱的中國經濟雪上加霜,但對中國領導人來說,似乎反而找到了轉移民衆不滿的好機會。北京不斷強調「奉陪到底」,並指控美國「單邊霸凌」。專家分析,面對美國貿易戰,中國官民同仇敵愾,也讓習近平有底氣,不必爲中國經濟增長乏力承擔責任,對他來說是一張「免罪金牌」。
法廣報導,中國近來身陷房地產危機、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消費不振等困境,川普的關稅戰更讓中國經濟雪上加霜,然而美國發動的大規模貿易戰,似乎反而給習近平轉移民衆不滿提供了機會。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弗倫奇指出,川普把對中國的關稅提升至145%,很可能最終成爲送給習近平的一份「禮物」。他認爲,川普的做法分散了中國人對習近平本人的失望,並強化了北京長期以來宣揚的政治體制優越性,以及美國企圖壓制中國崛起的宣傳口徑。
還有專家分析,習近平意識到當前的關稅大戰的結果是雙輸,但他會認爲自己比華盛頓更能應付這種局面,因爲他們認爲中國人可能比美國人更能忍受苦難。
「經濟學人」分析,中國領導人或許認爲,美國無法承受川普關稅引發的通貨膨脹和經濟動盪,他們可能不需要「戰鬥到最後」,而只需要戰鬥到美國消費者價格開始上漲或美國人開始失業。華盛頓當局就坐不住了。
分析人士指出,習近平無需顧慮選舉壓力,因此貿易戰給他帶來的處境與川普所面臨的完全不同。紐約時報報導援引佛蒙特州明德學院政治學家趙娜(Jessica Teets)說法,稱貿易戰將使習近平不必爲中國經濟增長乏力承擔責任,這對他來說是一張「免罪金牌」。「中國的民衆和商界領袖會將此歸咎於不可控的外部因素。」
在這樣的底氣下,中國中國官媒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14日刊出評論文章表示,中方對高關稅「不予理會」不是「不反制」,更不是「示弱」,而是對美方關稅訛詐的洞察和蔑視,並強調倘若美方執意繼續實質性侵害中方利益,中方將堅決反制,奉陪到底。若美方真想對話,得拿出誠意來。
不過,中國領導人能否贏得普通老百姓長期支持,仍然是一個未知數。紐約時報報導表示,習近平正面臨新冠疫情以來對其領導能力的最大考驗,習近平上一次面對如此規模的挑戰是在新冠疫情期間,習最初的反應讓許多中國人感到驕傲,但是到了2022年,當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在學習如何與病毒共存,習近平仍「堅持清零不動搖」,繼續實施嚴密封控導致大規模民怨爆發,最後被迫取消清零封控。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訪問越南,被指意在反制美國關稅戰。(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