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院估今年經濟成長率3.05% 專家示警:關稅恐成美國經濟新常態

中經院今天發佈最新經濟預測,關稅可能影響下半年經濟表現,全年經濟成長率勉強保三。記者陳素玲/攝影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日發佈2025年最新經濟預測,雖上半年經濟成長率達5.17%,下半年川普關稅呈現不確定,經濟成長率僅剩1.08%,全年經濟成長率3.05%,勉強「保三」,成長呈現上半年好,下半年保守的逐季下緩趨勢。

合作金庫金控首席經濟學家兼投顧董事長徐千婷則預警,即使美國政黨輪替,可能都會覺得對等關稅增加收入很好用,未來關稅恐成爲美國經濟政策新常態,大家要對「關稅長期化」做好心理與實質上應對準備。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副處長吳佩璇認同「下半年經濟風險高的確存在」,對於上半年的拉貨潮,她舉疫情時2020年下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出口連續七季兩位數成長,但2022年第4季開始長達一年消化庫存,今年下半年經濟是否因此趨於保守,存在不確定性,但也不必悲觀,因爲AI是臺灣強項,第2季出口成長34.1%及財政部估7月出口成長介於15%-20%,都比主計總處5月預估好很多。

中經院指出,因應美國川普總統對等關稅緩衝期之備(囤)貨需求,與市場對AI相關運用強勁需求,帶動商品出口大幅攀升,臺灣2025年上半年經濟成長表現超乎預期第1季成長率達5.48%、預估第2季約爲4.84%,並計上半年成長率5.17%,但下半年隨着川普7月初以來陸續發佈行政命令,已有20餘國收到通知函,預定8月1日實施,各國都認爲仍有變數。在政策不確定性、匯率走勢與基期因素等考量下,臺灣下半年成長趨於和緩,第3、4季成長率分別爲1.52%、0.66%,逐季下緩至第4季低於1.0%,下半年平均成長率約1.08%,並計上半年全年成長率約爲3.05%。

中經院估今年成長模式呈現「上熱下冷、全年內外持穩」情勢,內需貢獻2.10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消費貢獻0.77個百分點,國內投資則在基期、AI投資運用加持下,貢獻1.70個百分點,爲內需主要支撐。外貿部分淨輸出揮別負貢獻,轉爲正貢獻0.95個百分點。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表示,關稅一定會對經濟衝擊,目前上半年非常好,下半年比較保守,下半年經濟成長雖放緩,提前拉貨可能削弱下半年的成長力道,但影響程度多少,有待觀察。另一方面,AI動能還是相當強烈,尤其臺灣佔了不錯的優勢,AI產業是全球景氣比較好的產業,希望下半年能夠繼續維持。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副處長吳佩璇表示,主計總處5月估今年經濟成長率3.10%,7月底會有第2季概估。但目前第二季出口成長34.1%優於5月預期,且AI是臺灣強項,財政部估7月出口成長達15%-20%,都比5月預測好,加上立院纔剛三讀通過的韌性特別條例尚未通過,特別條例有支持產業930億元,另外挹注勞健保,這些雖屬移轉支出,仍會間接有助經濟成長,另外1500億元國土韌性預算可納入政府投資與消費,也有助下半年經濟成長。

對於通膨走勢,中經院表示,由於臺幣升值抵消進口通膨壓力,全年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約爲1.89%,有望低於2%。其中食品價格(含外食)因天災與服務價格而有較明顯漲幅。

中經院預測,今年美元指數仍處弱勢,尤其根據美國聯準會點陣圖,下半年聯準會將降息2次,綜合考量下,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將從第1季的32.89元,升值至第4季的28.39元。

吳佩璇指出,下半年新臺幣若升值1元,估影響下半年CPI年增率約下降0.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