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三航局六公司兩個項目榮獲“2025年度中國電力優質工程”
日前,中交三航局六公司兩個項目榮獲“2025年度中國電力優質工程”。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是我國電力建設行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獎,獲獎工程符合國家能源建設發展理念,工程建設質量的綜合指標達到國內同期、同類先進水平。
山東半島南海上風電基地U場址一期450MW項目
山東半島南海上風電基地U場址一期450MW項目於2023年11月併網發電,年發電量18.4億千瓦時,可有效替代標煤42.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17萬噸,對促進山東省實現“雙碳”目標,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本項目風機基礎單樁最大樁重1450噸,垂直度控制難度大;海上升壓站上部組塊重5034噸,且爲特大型偏心結構,是目前國內單體容量最大、集電線路電壓等級最高的模塊化預裝式海上升壓站,安裝技術難度大。項目團隊開展課題研究,應用四新技術,提高工程質量。研發鋼管樁送樁器,將水下沉樁轉化爲水上沉樁,解決液壓錘無法入水和鋼管樁垂直度、標高水下控制難的技術難題。應用卡樁器,將導管架與管樁固定連接,保持結構相對靜止,解決了施工期間偏心導管架不均勻沉降技術難題。研發超大超重海上升壓站上部組塊在偏心作用下整體吊裝的通用吊架,解決了特大型偏心結構的吊裝難題。研發海上鋼管樁翻身的溜尾鉗,實現海上鋼管樁沉樁前翻立樁時的快速掛鉤和牢固夾持,有效提高鋼管樁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項目獲三航局優質工程獎,獲得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工法2項;共有3項QC成果獲獎,其中中建協二等獎1項、福建省Ⅱ類成果1項、廈門市Ⅱ類成果1項;業主授予項目優秀團隊獎,爲U1二期、山海關風電項目中標提供了保障,實現以現場拓市場的精彩續篇。
蒼南1號海上風電項目
2022年12月28日,蒼南1號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發電,該風電場年上網電量可達13.5億千瓦時,與相同發電量的常規燃煤火電機組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約42.2萬噸,節約淡水400萬立方米,並減少相應的水力排灰廢水和溫排水排放,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環保效益。
本項目首次在浙江海域成功應用了10兆瓦級別的風機,該風機齒輪箱重達80噸,給項目帶來運輸、組裝上的巨大難題。項目團隊除了在施工前組織行業權威專家對風機安裝、部件海上運輸等關鍵方案進行專家論證外,施工中推行“一機一方案、一機一總結”工作法,每颱風機吊裝完成後立即召開專題覆盤會,從設備站位到吊裝參數,從天氣適配到人員協同,逐項梳理並優化。通過“實戰+覆盤”的組合拳,10兆瓦風機吊裝從首臺的114小時縮短至53小時,效率提升超50%。
項目團隊在單樁沉樁、船機選型等核心環節展開多維度技術突圍。針對深厚軟土覆蓋層海上風機安裝,開展“分體安裝用支腿船插拔腿可行性及插拔工藝試驗研究”課題,通過理論計算爲船機選型提供了科學依據,既保障了施工安全,又提高了工程質量。
技術攻堅的道路上,項目團隊始終保持着“創新無止境”的闖勁,累計應用“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項目1項、電力建設“五新”技術2項、“建築業10項新技術”4大項,自主完成創新研發1項,形成核心論文1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項、QC成果獎2項。從單樁沉樁到風機運輸吊裝,從技術攻關到成果轉化,項目團隊用一次次突破在藍色海洋上收穫“風電成果”。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