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利用陽明漲停板大賣7617張 處分損失約6056萬元
▲中環利用陽明海運今日股票漲停板售出7617張。(圖/陽明提供)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中環(2323)今日公告在本月3日到14日之間售出陽明(2609)股票7617張,每單位價格54.47元,交易總金額414,878,874元,處分損失 60,559,487元。
由於本月3日到13日陽明股價在51.3-52元之間,估計中環多數股票是利用今天陽明漲停板機會售出。陽明今日股價56.7元。中環目前手上還有陽明股票10,874張,金額678,733,906元。
今日航運類股大漲,主要是因爲中美今日開始向對方船隻與企業收取額外港口費,有法人中午出報告指出,因爲中國今日宣佈中國製造的的船舶可以豁免港口費,而中國製造的船舶很多,所以很容易規避港口費,港口費對全球海運影響很小。
要規避中國港口費就使用中國船,要規避美國港口費就使用非中國船,這點很容易做到。全球船舶主要由中國、南韓、日本三個國家生產,美國生產的船舶少到可以忽略。以實例來說:目前全球商用船舶訂單,中國佔67%、日本12%、南韓11%,其他國家合計10%。 無論,貨櫃或散裝,美國都缺乏大型船隊,大型船隊都集中在亞洲跟歐洲國家。美國對中國收取港口費,影響主要在貨櫃航運,但因爲提前宣告,透過船舶調度,幾乎沒有影響。
中國臨時宣佈對美國收取港口費,但由於美國製造的船舶很少,加上,中國製造的船舶可以豁免,中國製造的船舶數量又很多,因此,是很容易規避中國港口費的。
簡單來說,中美互收港口費,對全球海運影響很小,比較多的是政治立場的宣示。中國10月20日~23日舉行四中全會;美國2026年要舉行國會期中選舉;雙方政治動作很多,並不奇怪。
另有投顧分析師表示,貨櫃三雄雖然迎來股價反彈,但套牢量大,且營運成績還未見到明顯好轉,建議反彈要適時出脫。
國內海運界高階則指出,海運的榮景都是來自想到不的因素,疫情、天災、地緣政治等都是影響因素,或許很快又出現新一波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