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信評:2025 年臺灣債市成長動能將趨緩
中華信評補充表示,但永續債的發行量卻可望在政府積極推動企業落實永續發展與永續轉型的協助下持續增長。
中華信評副總經理王張財在該篇評論報告中指出,自從金管會於2023年4月開放國內保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具到期日的次順位債,並可列入第二類資本計算後,國內多家壽險公司已分別在 2023 及 2024 年發行了高達新臺幣1,031億元及1,318億元的次順位公司債。然而,由於國內壽險公司兩年來已發行了相當數量的次順位債,加上多數業者預期資本適足率在新一代清償能力指標下應可順利合規,中華信評預估,2025年國內壽險業者的次順位債發行量將難再創新高。
此外,中華信評進一步指出,由於臺幣債券的投資報酬率以及交易獲利機會相對有限,以致發行人對於透過債券籌資的需求誘因較低,皆不利於2025年臺灣債市的規模增長。與此同時,目前仍處於相對高檔的利率水準,亦將使2025年國內金融債的發行量難以明顯增長。
儘管如此,中華信評表示,臺灣永續債券市場則會在政府支持與市場需求帶動下仍持續成長,2024年已達到新臺幣1,492億元的歷史高峰,包括臺泥、遠東新世紀以及世紀鋼鐵在內的企業,已在政府政策鼓勵下分別在 2024年底前發行了永續發展交換債。桃園市政府亦預計在2025年發行新臺幣60億元的永續債用於公共建設,凸顯出地方政府對於永續金融的積極參與。因此,2025 年臺灣的永續債券市場可望在政府積極協助企業落實永續發展與永續轉型的支持下持續增長。
臺灣永續債券雖有機會續成長,惟在以上因素的綜合影響下,中華信評預期臺灣在2025年整體債市的發行量仍將較2024年略爲降低。